BMC Oral Health:牙周治疗后吸烟者和非吸烟者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的变化

2024-04-22 医路坦克 MedSci原创

本文比较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牙周炎患者在牙周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的存在和水平。

牙周炎与低度全身炎症有关。发病机制的主要机制似乎是宿主对龈下微生物群的反应改变。牙周病原体诱导炎症标志物的释放,协调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这些分子之间的平衡和相互作用决定了炎症反应是保持稳定还是引发疾病。在牙周炎患者中,血清和牙龈组织中的炎性细胞因子上调,由于共同的发病机制,可能增加发生心代谢疾病的风险。

细胞因子网络调节炎症过程和体内平衡,在防御牙周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中起作用。细菌性病原体触发宿主免疫反应,导致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在牙周炎的病理生物学中起重要作用。牙周炎患者的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包括白细胞介素IL-1 β (IL-1 β)、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调节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0 (IL-10)和干扰素γ诱导蛋白(IP)-10(或CXCL-10)。IL-6在免疫应答、造血、骨代谢和癌症中具有多成员和多效性功能。此外,IL-6还参与了牙周炎的发病机制。IL-8是一种有效的化学引诱剂和激活剂,在感染性和炎症性疾病中都能产生。在发炎的牙周组织中,IL-8是由活化的多形核白细胞、上皮细胞和牙龈成纤维细胞产生的。

吸烟通过对几种基因表达的负面影响,对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具有下调作用。吸烟者的免疫系统表现出功能障碍的迹象,包括自身抗体产生倾向增加、多形核中性粒细胞趋化性降低和吞噬能力下降。非吸烟和吸烟牙周炎患者血清中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保存表明整体促炎细胞因子失衡。

牙周治疗可以减少全身性炎症,特别是在患有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全身性合并症的患者中。在牙周治疗期间,全身性炎症受到急性期炎症反应的影响,随后会出现长期缓解。非手术牙周治疗可减少局部牙周炎症,但也可观察到全身炎症的整体变化,包括c反应蛋白(CRP)、IL-6和IL-8的减少。一项评估牙周治疗对心血管生物标志物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到全身炎症的总体变化,特别是IL-6和IL-8。接受第一步和第二步牙周治疗的实验组与接受一次牙菌斑清除的对照组相比,IL-6和IL-8水平显著降低。同样,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调查了重度吸烟对牙周治疗后龈沟液中炎症和骨重塑标志物的影响,结论是除了IL-8上调外,吸烟似乎具有局部免疫抑制作用。然而,这些细胞因子在吸烟患者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介导宿主免疫反应以及它们对牙周治疗的影响仍然不清楚

诊断牙周健康的过程中,通过临床和放射学替代指标来确定牙周治疗的结果和长期预后。临床代理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们不能有效地详细说明疾病的状态,预测恶化和进展,或对治疗的反应。对于患有牙周炎的吸烟者尤其如此。治疗前和治疗后生物标志物的鉴定可能成为预测疾病进展的临床评估的重要补充。因此,扩大对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牙周炎患者生物标志物存在和功能的了解,可能会更深刻地理解吸烟者对牙周治疗的反应受损。

据我们所知,缺乏研究已经提出并比较了重度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在牙周治疗后的几种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客观验证了严重牙周炎患者的吸烟状况。我们假设在基线(T0)时,与不吸烟的牙周炎患者相比,患有牙周炎的吸烟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较高,并且随着治疗(T1和T2),组间差异逐渐降低。由于牙周治疗后大量吸烟似乎会影响IL-8和IL-6的水平,本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吸烟对III期和IV期牙周炎吸烟者血清炎症标志物和临床指标的存在和水平的影响,并比较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在第I-III步和第12个月牙周治疗后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特别强调IL-6和IL-8。

方法30例重度吸烟者和30例III期或IV期牙周炎患者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对象。在基线(T0)、第I-III步(T1)和第IV步牙周治疗(T2) 12个月后收集临床资料和血清。使用Bio-Plex Human Pro™Assay检测细胞因子IL-1β、IL-6、IL-8、TNF-α、IL-10和IP-10水平。采用聚类稳健方差估计的线性回归模型来调整重复观察,以检验各组内和组间水平,IL-6和IL-8被定义为主要结果。

研究患者流程图及数据收集

基线患者相关特征以吸烟状况分层的平均值(±SD)或数字(百分比)表示

柱状图显示吸烟者(n=30)和非吸烟者(n=30)在T0、T1和T2时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平均水平。* p < 0.05

生物分子浓度相对变化的热图(细胞因子为pg/µL, CRP为µg/µL)。基线(T0)、第I-III步治疗+3个月愈合(T1)和第IV步治疗12个月后(T2)

 

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均有改善(p<0.05)。吸烟者IL-6水平从T0-T2增加了75.0% (p=0.004)。IL-8在组内或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在T1时,吸烟者的TNF-α(44.1%)和IL-10(50.6%)水平高于非吸烟者(p=0.007和p=0.037)。从T1-T2,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相比,TNF-α和IL-10水平随时间的平均变化差异(分别为p=0.005和p=0.008)。

结论吸烟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升高表明牙周治疗后吸烟对全身有影响。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之间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表明吸烟诱导的严重牙周炎患者特异性全身免疫反应的调节

原文出处:

Knie LV,  Leknes KN,  Xue Y,Serum biomarker levels in smokers and non-smokers following periodontal therap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BMC Oral Health 2024 Apr 16;24(1)

作者:医路坦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MA子刊:孕期母亲吸烟或带来儿童神经认知的持久性缺陷

已有研究显示,孕期母亲吸烟(MTDP)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负面影响。孕期吸烟仍然是一个全球健康挑战,一些国家的吸烟率高达30%或更高。发展中国家的烟草使用率往往较高;然而,发达国家在怀孕期间的烟草使用水

World Allergy Organ J:母亲在分娩前后吸烟及其对后代过敏性疾病的影响:一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研究人员分析了在调整或不调整母乳喂养影响的情况下,母亲在婴儿出生前后吸烟与后代过敏性疾病之间的关联性情况。强调了分娩前后戒烟的紧迫性以及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Int. J. Ment. Health Addiction:出院后基于电话的戒烟干预对严重精神健康障碍患者的有效性

这项研究证明了通过现有的区域戒烟热线提供的主动的、基于激励性的电话干预的有效性。该干预措施旨在帮助最近从急性精神病住院治疗中出院的患有精神健康和药物滥用障碍的无动机吸烟者。

Gastric Cancer:吸烟与胃癌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吸烟是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贲门癌。每天吸烟20支以下,患胃癌的风险就会增加,并且随着吸烟时间的延长而呈剂量依赖性增加。

AJHG:跨6个不同种族/民族表观基因组关联研究揭示吸烟与DNA甲基化的联系

该研究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多种族研究之一,突出显示了内部尼古丁摄入量与DNA甲基化的跨种族/民族特异性关联,揭示内部尼古丁摄入量是吸烟相关疾病的强有力预测因子。

Eur J Prev Cardiol:1990-2019年吸烟导致的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

吸烟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正在下降,但显著差异仍然存在,表明需要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减少吸烟相关的心血管疾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