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Cell:研究鉴定出促进肝癌发展的靶基因!

2017-08-23 sunshine2015 Medicalxpress

调控肝细胞代谢并抑制肝癌发展的分子的新研究表明,该分子与肝细胞中数千个基因相互作用,当分子水平下降时,其通常发生在肝癌发展过程中,某些促癌基因的活性升高。

【研究鉴定肝癌的基因靶点,将基因与患者生存率联系起来】调控肝细胞代谢并抑制肝癌发展的分子的新研究表明,该分子与肝细胞中数千个基因相互作用,当分子水平下降时,其通常发生在肝癌发展过程中,某些促癌基因的活性升高。

研究结果可能有一天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预测肝癌患者的生存,并帮助确定称为microRNA-122(miR-122)的分子是否应开发为抗癌药物。

该研究报告发表在“分子细胞”杂志上,由俄亥俄州立大学综合癌症中心 - 亚瑟·詹姆斯癌症医院和理查德·佐夫罗研究所(OSUCCC - James)及洛克菲勒大学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领导。

研究人员试图在生物化学方面定义肝脏中最常见形式的肝脏和肝细胞癌(HCC)中的所有miR-122靶位点,并了解哪些靶基因对肝癌发展或进展至关重要。 miR-122几乎完全在肝细胞中发现,其作用包括调节胆固醇和脂质代谢。

研究人员在小鼠模型中发现了超过11,000个miR-122结合位点。他们进一步发现:

·miR-122靶向人类近4,800个基因;

·其中965只与小鼠相同;

·在共同的目标中,大多数在患者的HCC肿瘤组织中更高表达;

·HCC中miR-122的缺失导致某些癌症相关基因的过度表达。

·肿瘤组织中三种保守靶基因BCL9,SLC52A2和STX6的水平升高可预测人类HCC患者的生存率差。

共同主要研究者和OSUCCC - 詹姆斯研究员Kalpana Ghoshal博士说:“我们的目标是了解miR-122如何调节肝脏代谢并抑制癌症发展,并确定可能参与HCC发展的人类和小鼠的共同靶点。“这种知识对于确定该分子是否应该作为肝癌的可能治疗剂来开发至关重要。”

Ghoshal补充说,研究结果显着扩大了早期研究鉴定的miR-122结合位点的数量,因为研究者使用的方法鉴定了其他技术缺失的位点。 (注:一个基因可以有多个microRNA靶位点。)

对于这项研究,Ghoshal和她的同事们使用了缺少miR-122的小鼠模型,以及正常小鼠;来自9个HCC患者的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以及集中373例HCC患者的肝癌细胞癌数据资料的“癌症基因组图谱”。

其他主要发现包括:

·虽然miR-122是高度保守的(它存在于从鱼到人的肝细胞中),但是大部分miR-122靶点是物种特异性的;

·研究结果显示早期研究错过的结合位点;需要确定miR-122与附加位点结合的结果;

·人类HCC具有核心的一组保守的miR-122结合位点。

原始出处:Luna JM, Barajas JM, Teng KY, et al. Argonaute CLIP Defines a Deregulated miR-122-Bound Transcriptome that Correlates with Patient Survival in Human Liver Cancer. Mol Cell. 2017 Aug 3;67(3):400-410.e7. 

作者:sunshine201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8-05-29 维他命
  2. 2017-08-23 changjiu

    学习了.谢谢

    0

  3. 2017-08-23 131****1460

    学习了受益匪浅.

    0

相关资讯

[重复]JAMA Oncol:个体化自适应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肝癌 结果超预期

先前存在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在肝肿瘤个体化治疗中获益最大,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肿瘤和减少肝衰竭的风险。该试验中研究者设计了一项个体化的适应性试验来检验这一假设,即根据肝功能的变化来优化每个患者的治疗参数。研究结果优于预设效果,提示个体化适性放疗策略可能代表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其剂量基于个体,而非基于整个人群,可使患者更容易耐受治疗。

Radiology:临门静脉或肝静脉主干的恶性肝肿瘤无法热消融怎么办?

射频消融治疗是一种肝癌微创治疗方法,借助于超声等影像技术引导将射频电极针直接插入肝肿瘤内,通过射频能量使病灶局部组织产生高温,最终使肿瘤凝固坏死和灭活。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可逆性电穿孔技术(IRE)在治疗非热消融(射频消融(RFA)或微波消融)的肝癌的效能和安全性,并将结果发表在Radiology上。

肝癌早期诊出率低,高敏感肿瘤标记物有待发掘

肝炎离肝癌到底有多远?肝炎“入侵”,是不是一定会导致癌变?肝炎患者又应该如何“攻防”,保护肝脏“堡垒”的正常运转?首先要说明的是,肝炎虽然并不是导致肝脏癌变的直接“元凶”,但是肝炎、或者是肝炎导致的肝硬化,会让肝脏成为一座“危城”,稍有不慎就会被癌细胞“攻陷”。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具有乙肝或丙肝感染、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的人群,肝癌的发病率远比其他人群高。在诸多临床病史资料中,也会发现很多肝癌患者的病

肝炎离肝癌有多远?

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原发性肝癌,尤其是大肝癌,生存期短,治疗棘手。有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新发肝癌中50%以上出现在我国,已占我国肿瘤死因的第二位。我国肝脏病患者人数庞大,患者按疾病种类呈金字塔形排列。底层是慢性肝炎患者,中层是肝硬化患者,顶层是肝癌患者。每年死于晚期肝病的患者不下30万人。肝炎患者发展成晚期肝病导致死亡的三大疾病包括晚期肝硬化、重症肝炎和肝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肝癌二级预

远离肝癌,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该如何用?

口服核苷(酸)类似物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有效性"、"可行性"、"安全性"已获得临床的广泛认同,其显着改善了慢性乙肝和乙肝肝硬化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患者对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的使用及认识上有一些误区,本文根据指南及文献,对一些患者的常见用药问题进行解惑。

MOL SYST BIOL:科学家提出抑制脂肪肝、肝癌的新治疗策略!

可能没有治疗肝癌或脂肪肝疾病的新技术,但知道正确的目标将有助于科学家开发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瑞典的研究人员刚刚确定了一些药物靶点,可用于开发有效的新治疗策略,副作用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