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鉴定Mitofusin 1和补体成分1q亚成分结合蛋白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线粒体靶点

2022-07-24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这项研究描述了抗线粒体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环境中靶向的线粒体库。结果表明,自身抗体可以识别线粒体来源的分泌蛋白和/或表面蛋白。

目的:线粒体表现出多种细菌特征,例如具有低甲基化CpG岛的双链基因组、甲酰化蛋白质和含心磷脂的膜。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线粒体及其内部成分被释放到细胞外空间,可能引发免疫系统的促炎反应。虽然心磷脂和线粒体DNARNA已被确认为自身抗体的靶标,但SLE中的其他抗原性线粒体蛋白仍有待确定。本研究旨在表征SLE患者中抗线粒体抗体(AMA)识别的蛋白质库。

方法使用鸟枪法蛋白质组学分析,该研究团队确定了1345种蛋白质,其中431种与线粒体蛋白质组相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在来自当地队列(n = 30名健康供体和 87SLE患者)的血清样本中评估了对其中几种候选蛋白的免疫反应性,并进一步分析了与人口统计学和疾病特征的关联。

结果该研究确定了SLE患者中针对补体成分C1q结合蛋白的IgG抗体显著升高(P = 0.049),并且还与狼疮抗凝剂阳性相关(P = 0.049。在研究队列中,针对线粒体蛋白 mitofusin 1 (MFN-1)IgG抗体水平升高是SLE诊断的潜在预测因子(调整优势比2.99 [95%置信区间1.39-6.43]P = 0.0044)。此外,抗MFN-1水平升高与抗磷脂 (P = 0.011) 和抗双链DNA (P = 0.0005)的存在有关

结论这项研究描述了AMASLE环境中靶向的线粒体库。结果表明,自身抗体可以识别线粒体来源的分泌蛋白和/或表面蛋白。在大型前瞻性队列中分析AMA靶向的抗原可能会提高我们对线粒体生物标志物及其对患者分层有用性的认识。

出处:Becker YLC, Gagné JP, Julien AS, Lévesque T, Allaeys I, Gougeard N, Rubio V, Boisvert FM, Jean D, Wagner E, Poirier GG, Fortin PR, Boilard É. Identification of Mitofusin 1 and Complement Component 1q Subcomponent Binding Protein as Mitochondrial Target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rthritis Rheumatol. 2022 Jul;74(7):1193-1203. doi: 10.1002/art.42082. Epub 2022 Jun 6. PMID: 3512884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同是狼疮,为什么我的生存质量和她相差那么多?

是什么会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不一样?

激动人心!系统性红斑狼疮前沿疗法解读!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于狼疮的研究已经跨越了两个世纪。越来越多药物研发上市,意味着狼疮治疗进程又迈进了一步。

学会判断骨坏信号,将“坏死”扼杀在摇篮中!

文献显示约有3〜40%的SLE患者会出现骨坏死。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测定的疾病活动是早期SLE发生骨坏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A&R:衣康酸途径的调节可减轻小鼠狼疮

研究衣康酸衍生物在小鼠狼疮治疗中的作用。

A&R:端粒长度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的孟德尔随机研究

检验白细胞端粒长度是否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险有因果关系。

羟氯喹在风湿科临床应用

HCQ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等疾病应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