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纪实:熊尚全教授:中医药治疗双心疾病大有可为

2023-01-20 全科学苑 全科学苑

我国高血压防治现状形势严峻,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46.9%、40.7%和15.3%。另外,高盐饮食、吸烟率超过50%、成人运动量不足15%,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等情况普遍存在。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提升,“双心疾病”治疗问题逐步走进临床医生的视野。心血管疾病患者一旦合并情绪问题,会提升治疗难度、影响治疗效果,增加治疗费用。如何提高双心疾病的治疗率?如何精确筛查和诊疗?全科学苑到邀请到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熊尚全教授做精彩分享。

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率

早期预防是关键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心血管病患者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高血压患者2.45亿,每5例死亡患者中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1],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已居首位。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目前,我国高血压防治现状形势严峻,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46.9%、40.7%和15.3%。另外,高盐饮食、吸烟率超过50%、成人运动量不足15%,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等情况普遍存在。有效开展患者教育,推广高血压防控措施非常重要。”熊尚全教授介绍。

针对心脑血管病的防治,熊尚全教授认为,在《健康中国2030》的大背景下,要做好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规范化管理,做好冠心病的一级、二级预防,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控制。熊教授提到,全社会都要积极配合健康宣教,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和事件的发生,全面提升心脑血管病的整体的治疗率。

三问法

快速识别“双心”患者

目前,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的现象普遍存在。研究发现,焦虑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抑郁是冠心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熊尚全教授介绍,在临床诊疗中,我国焦虑抑郁患者总体识别率较低,不足15%,漏诊率高。临床可疑焦虑抑郁且伴随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应该进行有效识别。相关指南共识推荐“三问法”可以帮助筛查识别:1.是否睡眠不好,已经明显影响白天的精神状态,或需要用药;2.是否心烦不安,对以前感兴趣的事失去兴趣;3.是否多次检查都未能发现可以解释器质性心血管病的原因。如有2个回答“是”,则符合焦虑抑郁的可能性约为80%。最后,可通过《在心血管科就诊患者的心理处方中国专家共识(2020)》推荐的相关的焦虑抑郁量表,如心理量表有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PHQ-9、焦虑自评量表GAD-7以及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2],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制定有效治疗方案。

熊尚全教授谈到,目前,大多数双心患者依然在心血管科就诊,一方面,患者对精神科存在误解和抵触;此外,精神专科医生力量薄弱也带来一定的转诊困难;其次,双心患者伴发的焦虑抑郁症状通常是轻中度,而心血管症状较严重,因此心内科医生更具有诊疗优势。

心内科医生必须对双心患者进行准确判断和恰当处理,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辅以有效心理疏导,恢复患者治疗信心,鼓励多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车或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均可调节缓解相关症状。

双心同治

中医药优势凸显

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其独特的临床疗效占据优势。熊尚全教授介绍,中医理论能够系统的阐释双心疾病,虽然传统中医没有针对双心疾病命名,但《黄帝内经》中“心主身之血脉,心藏神”“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明代张景岳《类经·疾病类》中:“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并赅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3]等观点都对于双心疾病进行明确阐释。

熊尚全教授提出,中成药治疗双心疾病具有独特优势,如由丹参、葛根、木香、三七、山楂组方而成的心可舒片在临床上得到有效应用,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并且安全性良好、服用方便,患者具有较好的依从性。诸多研究也证实了心可舒片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能够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熊教授表示,随着双心医学研究不断深入,中医药治疗双心疾病将会获取更多临床结果和证据,全面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双心疾病,服务更多患者。

作者:全科学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2023-01-21 showtest

    #双心疾病#会成为新的热点?#心血管#领域,包括#泛血管疾病#,双心疾病,#心脑共病##肿瘤心脏病学#都是未来的新的发展方向,希望梅斯会员抓住这些发展趋势,跟随学科前沿!

    0

相关资讯

Cardiovasc Diabetol: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高血压患者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相关

全世界约有31.1%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TyG指数与高血压患者阻塞性CAD发生率相关。

每日播报:-临床需要灵活调整降压药治疗方案操作建议

高血压患者在冬季气温降低时可能出现血压大幅升高的季节性波动,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或合并 CKD的高血压患者。

每日播报:-《高血压患者血压季节性变化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建议在季节变化来临前早期调整药物治疗

建议对于既往冬季降压困难、血压不达标的患者,或夏季血压过低、出现黑蒙或晕眩或产生血压相关肾脏不良事件的患者,在排除其他原因后,可考虑在冬夏来临前早期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

BMJ:2023年首篇!王丽敏团队调查发现中国高血压患病率略有下降,但需加强对农村地区高血压管理

高血压是中风、缺血性心脏病、其他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每年在全世界造成超过1000万人死亡。

Nat Rev Cardiol:中国高血压流行病学和治疗举措

在过去30年中,中国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增加,目前约有1/4的中国成年人患高血压。这一增长主要归因于一般人群预期寿命的延长,但也归因于35-44岁人群生活方式的改变。

J Clin Hypertens综述:高血压患者更易患痴呆?降压药真的可以让你远离痴呆吗?

使用CCB和ARB与老年人痴呆症风险的降低独立相关。同时,建议并鼓励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尤其是对体弱和/或高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