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JP:胃肠道PCR检测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腹泻病原体诊断中的应用

2024-05-19 小文子 MedSci原创

接受HSCT的儿科患者中,超过一半感染了各种胃肠道病原体,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病原体与移植后腹泻有关。

腹泻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常见并发症,与严重病症相关,但其病因尚不清楚。该人群腹泻的病因包括感染性病因、化疗或药物诱导的粘膜损伤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由于腹泻症状通常是多因素的,且在移植患者中病因经常会重叠,因此区分这些腹泻的潜在病因是有挑战性的。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评估FilmArray GI Panel是否会提高诊断阳性率,以及移植前菌群定植预测移植后感染的程度。

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研究共纳入158例接受HSCT的患者。所有HSCT受者均在体外净化治疗前、移植后28±7天以及任何新发腹泻时采集粪便标本。所有粪便样本均通过FilmArray GI面板和其他临床微生物学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158例患者中有84例(53.16%)在移植后出现腹泻,其中一半患者腹泻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另外37例患者腹泻由多种因素引起。移植后腹泻的主要原因是感染(57/84,67.86%),其次是药物(38/84,45.24%)和GVHD(21/84,25.00%)。158例患者中有95例在体外净化治疗前至少被一种胃肠道病原体感染,感染患者的感染性腹泻发生率(21/84,25.00%)显著高于未感染患者(10/63,15.87%)(P<0.001)。19例在移植前感染诺如病毒的患者中有14例(73.68%)在移植后发生了诺如病毒感染。62例艰难梭菌感染的患者中有24例(38.71%)发生感染性腹泻。此外,FilmArray GI面板检测将诊断阳性率提高了近两倍(55/92,59.78% vs 30/92,32.61%)。

结果显示,接受HSCT的儿科患者中,超过一半感染了各种胃肠道病原体,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病原体与移植后腹泻有关。此外,FilmArray GI面板可以提高儿科HSCT患者腹泻病原体的检出率,但该面板需要针对病原体种类进行优化,并且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评估其在特定患者群体中的临床影响和成本效益。

原文出处:

Yue Tao, Cheng‑Juan Luo, et al,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a multiplexed gastrointestinal PCR panel for identifying diarrheal pathogens in children undergoing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2024, https://doi.org/10.1007/s12519-023-00776-w.

作者:小文子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JG: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短期疗效分析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影响大肠的常见疾病。体征和症状包括痉挛,腹痛,腹胀,胀气,腹泻或便秘,或两者兼有。

基层:全科医生如何诊疗腹泻?

腹泻病因复杂,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腹泻起病急,症状多在2周内自限,超过2个月者属慢性腹泻。当患者有急性腹泻症状时,应评估患者脱水程度,生命体征是否稳定;慢性腹泻应评估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状况。

看似寻常的感冒与腹泻,为何会引发暴发性心肌炎?

#感冒后警惕暴发性心肌炎#、#女生腹泻后未在意5天后心脏停跳#......近期,暴发性心肌炎的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些人因为一次看似普通的感冒或腹泻,却突然住进了ICU,甚至导致了猝死。

学术进展:我国诺如病毒感染相关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

文章报告了2013-2020年我国无锡地区诺如病毒相关性腹泻的患病率、临床特征和基因型。

广东省人医顾兵教授/徐州医科大学王玉刚教授团队《自然·通讯》:腹泻腹痛不要怕,应对艰难梭菌感染有妙招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检验科顾兵教授团队、徐州医科大学王玉刚教授团队在肠道共生原生生物调控艰难梭菌感染作用机制上取得最新研究成果。

收藏!腹泻并非都虚寒,5种腹泻证型的辨证和用药方案(含食补)

为了缓解腹泻症状,非处方类中成药使用如何选择?服用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