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长期寻求的端粒酶结构助力衰老癌症新药研究

2018-04-26 海北 MedSci原创

端粒酶能够在染色体末端添加端粒重复序列,以平衡基因组复制过程中端粒的丢失。端粒酶调控涉及癌症,其他人类疾病,和衰老等多个过程。但由于缺乏结构数据,端粒酶临床操作的进展有所阻碍。

端粒酶能够在染色体末端添加端粒重复序列,以平衡基因组复制过程中端粒的丢失。端粒酶调控涉及癌症,其他人类疾病,和衰老等多个过程。但由于缺乏结构数据,端粒酶临床操作的进展有所阻碍。

最近,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在亚纳米分辨率上,呈现了底物结合的人端粒酶全酶的冷冻电子显微镜结构。该结构显示了两个灵活的RNA束缚的叶:具有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和端粒酶RNA(hTR)保守模块的催化核心,以及H / ACA核糖核蛋白(RNP)。

在催化核心中,RNA环绕TERT,采用有序的三级结构,其中蛋白质与RNA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有限。 H / ACA RNP叶包含了两组异源四聚体H / ACA蛋白和一个Cajal体蛋白TCAB1,代表了核糖体和剪接体生物发生因子的大型真核生物家族的开拓性结构。

因此,该研究结果为理解人类端粒酶疾病突变提供了一个结构框架,并代表了朝向端粒酶相关临床治疗的重要一步。

原始出处:
Thi Hoang Duong Nguyen et al. Cryo-EM structure of substrate-bound human telomerase holoenzyme. Nature, 2018; DOI: 10.1038/s41586-018-0062-x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海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8-04-27 明月清辉

    谢谢分享.学习了

    0

  2. 2018-04-27 雾夜芭蕾

    端粒酶结构辅助研究

    0

  3. 2018-04-26 龙胆草

    学习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Oncotarget:端粒酶和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联合使用能够限制胰腺癌细胞寿命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都比较困难,早期无特异性症状,手术死亡率较高,而治愈率很低。

Science:研究揭秘细胞永生化和癌症形成的“两步”过程!

有助于使细胞不死的突变对肿瘤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新研究表明,成为不朽的过程比原来想象的更为复杂。

Redox Biol:"寿命标签"端粒组份的功能丧失能以独立于端粒缩短的方式诱导氧化应激

端粒被称为细胞寿命的"有丝分裂钟",端粒、着丝粒和复制原点是染色体保持完整和稳定的三大要素,端粒长度反映细胞复制史及复制潜能。有研究显示,端粒在决定动植物细胞的寿命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分裂次数越多,其端粒磨损越多,细胞寿命越短。

EMBO J:新研究有望增强端粒酶抗衰老功能

人们都希望能永葆年轻,细胞中的端粒酶就具有让细胞“不老”的潜力。一项新研究揭示了增强端粒酶抗衰老功能的途径,有望用于治疗先天性角化不良等相关疾病。

Nature:美科研团队发现“双刃剑”肝脏干细胞

美国一个科研团队日前发现一种“双刃剑”肝脏干细胞,它可在肝脏受损时产生新的肝脏细胞,但这种细胞过量又可能诱发肝癌细胞生成。

Blood: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感染相关的死亡风险与供体的端粒酶长度相关!

中心点:供体端粒酶长可减少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感染相关的死亡。摘要:既往研究表明长的供体白细胞端粒长度(TL)与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CT)后的存活率提高相关。现Shahinaz M. Gadalla等人对细胞特异性淋巴细胞的TL是否与HCT后特定原因的死亡相关进行探究。通过流式细胞术和原位杂交荧光(flow FISH)对供体总体的淋巴细胞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