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停用阿司匹林增高37%心血管事件风险

2017-10-11 卢芳 中国循环杂志

近期一项研究显示,那些无手术或出血情况下中断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一级或二级预防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高>30%。


近期一项研究显示,那些无手术或出血情况下中断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一级或二级预防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高>30%。
 
研究者随访3年发现,那些中断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了37%,而且这种风险在停药后即迅速增高,且随时间推移未下降。具体,每年每74例停用阿司匹林者中就有1人发生一起额外心血管事件。
 
这项研究中共纳入瑞典药物处方登记中601 527例大于40岁的受试者,均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一级或二级预防。这些患者≥80%在试验期间第一年坚持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随访3年时,共发生62690例心血管事件。
 
就停药原因而言,除了禁忌证外,不外乎阿司匹林抵抗,依从性差。而有较多研究发现,那些所谓的阿司匹林抵抗者,其实较多人并未严格遵照医嘱服用药物。
 
阿司匹林依从性一直是个问题,在我国进行的一项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二级预防患者的调查发现,长期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者仅16.2%,而约2/3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在1~2月内停用。
 
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曾指出,依从性也是一种治疗方式。
 
他强调,必须让患者认识到长期依从性是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事件获益的前提。比如就心肌梗死而言,医师健康研究亚组分析发现,阿司匹林依从性好可降低51%的心肌梗死风险,依从性差则仅较安慰剂降低17%。
 
他告诫临床医生,对于阿司匹林反应不佳的患者,要充分了解其依从性,切勿草率归咎于阿司匹林抵抗或血小板反应多样性。
 
他提醒,对于随意停用或不规律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其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显著增加。因为,若如此“任性”服药,可能会导致血小板聚集性增加或反弹。
 
原始出处:

作者:卢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17-10-12 yunger

    很好的专题,值得品味及分享

    0

相关资讯

Circulation :神药阿司匹林,心血管疾病的救星

发表在《循环》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中断长期、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治疗可能会增加中风或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

Circulation:瑞典研究称,心血管病和高危患者不能停用阿司匹林,否则有危险

现行指南建议,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以及心血管病患者需要终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除非有出血或需要择期行大手术。但在实际生活中,部分患者会在服用阿司匹林一段时间后停用。

NEJM:利伐沙班+阿司匹林能改善稳定性心血管疾病的预后但增加了出血事件。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欲评估利伐沙班(Rivaroxaban)单用或联合阿司匹林相比单用阿司匹林对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是否更有效。

Circulation:急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替格瑞洛or阿司匹林?

2017年9月,发表在《Circulation》的一项研究分析了SOCRATES研究(苏格拉底研究:阿司匹林或替格瑞洛治疗的急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患者结局)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后替格瑞洛vs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的大出血风险。

“万能药”阿司匹林险成“夺命药”

“我爸要不是听信朋友圈的什么‘保命指南’,自己胡乱吃药,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危在旦夕。”日前,24岁的崔女士守在武汉亚心医院重症监护室外哭红了眼睛。她的父亲因突发最凶险的主动脉夹层,却听信朋友圈里的“保命指南”服下阿司匹林,没想到反成了“夺命药”,经过紧急抢救才保住性命。9日,崔先生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听信网上“保命指南”加重病情9月29日深夜,崔先生在家突发胸痛,直冒冷汗。他突然想起之前看到的

没有心血管病,该不该吃阿司匹林?

日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李建平教授表示,心血管疾病是可防可控的,预防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