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Oncology:Ipilimumab延长晚期黑色素瘤术后患者生存期

2015-04-21 Zhang JL译 MedSci原创

最新发表在The Lancet Oncology杂志上的关于EORTC试验的研究结果显示,Ipilimumab辅助治疗显著延长高危复发型III期黑色素瘤手术切除后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但这种治疗也与几种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提高有关。当前,黑色素瘤10年存活率低于10%,据估计美国每年有超过8000人是死于这种疾病的。除临床试验所使用的方法外,针对黑色素瘤的标准治疗方法是细胞毒性的化疗,一般为30年前FD

最新发表在The Lancet Oncology杂志上的关于EORTC试验的研究结果显示,Ipilimumab辅助治疗显著延长高危复发型III期黑色素瘤手术切除后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但这种治疗也与几种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提高有关。



当前,黑色素瘤10年存活率低于10%,据估计美国每年有超过8000人是死于这种疾病的。除临床试验所使用的方法外,针对黑色素瘤的标准治疗方法是细胞毒性的化疗,一般为30年前FDA批准使用的烷化剂氮烯唑胺(dacarbazine)。也使用其它化疗药物,尤其是口服的氮烯唑胺类似物替莫唑胺(temozolomide)、铂制剂类如卡波铂(carboplatin)和亚硝基脲(nitrosourea)类如福替目丁(fotemustine)。然而,如同氮烯唑胺一样,这些药物的抗癌功效平平,通常在5-20%之间,且没有文献表明其总体存活期得到延长。

2011年3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一种可特异性中和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Ipilimumab(商品名为Yervoy,由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研发),以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或转移性的黑色素瘤。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Alexander Eggermont教授说:“Ipilimumab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我们的研究目的,旨在评估Ipilimumab作为高危复发型III期黑色素瘤患者完全切除术后辅助治疗的有效性。根据我的经验,这不仅标志着第一个获批并对生存有影响的临床试验药物用于进展期黑色素瘤的辅助性治疗,同时也是第一个免疫监测点抑制剂用于辅助性治疗。我们的结果表明,Ipilimumab在辅助性治疗方面的表现活跃,但其相应的副作用也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

该研究为双盲、Ⅲ期EORTC临床试验18071,入组在2008年至2011年之间的951例黑色素瘤患者,随机分配接受Ipilimumab治疗(475例)或安慰剂治疗(476例)。所有患者都接受了治疗意向分析。在中位随访时间为2.74年的随访中,Ipilimumab组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为26.1个月(95%置信区间(CI)为19.3 - 39.3),安慰剂组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为17.1个月(95% CI为13.4 - 13.4) (危险比为0.75,95%置信区间为0.64 - 0.90,p = 0.0013)。Ipilimumab组三年无复发生存率为46.5%(95% CI为41.5 - 51.3),安慰剂组则为34.8%(30.1 - 39.5)。

尽管这些在延长无复发生存期方面的效果显著,试验还发现重要的药物治疗副作用,特别是3 - 4级以下的几种不良事件报告:Ipilimumab组胃肠反应75例 (16%)而安慰剂组4例(< 1%),Ipilimumab组肝损50例 (11%)而安慰剂组1例(< 1%),Ipilimumab组内分泌影响40例(8%)而安慰剂组未见。事实上,作者指出Ipilimumab作为主要治疗药物可能比辅助治疗在延长无复发生存期方面效果更为显著,应该在跨子组包括那些高肿瘤负担患者的治疗选择策略方面考虑到该药的治疗活性。

原始出处:

Alexander M M Eggermont, Vanna Chiarion-Sileni, Jean-Jacques Grob, Reinhard Dummer, Jedd D Wolchok, Henrik Schmidt, Omid Hamid, Caroline Robert, Paolo A Ascierto, Jon M Richards, Céleste Lebbé, Virginia Ferraresi, Michael Smylie, Jeffrey S Weber, Michele Maio, Cyril Konto, Axel Hoos, Veerle de Pril, Ravichandra Karra Gurunath, Gaetan de Schaetzen, Stefan Suciu, Alessandro Testori.Adjuvant ipilimumab versus placebo after complete resection of high-risk stage III melanoma (EORTC 18071):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hase 3 trial. The Lancet Oncology, 2015; DOI: 10.1016/S1470-2045(15)70122-1

作者:Zhang JL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Clin Cancer Res:黑色素瘤靶向治疗失败?巨噬细胞作祟!

在过去的几年中,以药物直接影响参与癌症的进展的特定基因和蛋白质为主要特征的靶向疗法,已获批准应用于各种癌症的治疗,包括被称为最致命皮肤癌的黑色素瘤。现在, Wistar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黑色素瘤对此类药物耐药的一个新途径,而对这种现象认识可能会形成一个新的黑色素瘤靶向目标或新治疗方法的设计方向。该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上。靶向药物的攻击对象是

STM:治疗黑色素瘤,三合一效果更佳!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结果发现,开创性的三联治疗在晚期黑色素瘤的控制方面获得更有效的疾病控制率。该法的有效率优于过去一直沿用的BRAF + MEK抑制剂或BRAF抑制剂+免疫治疗组合,并且能够增加免疫应答强度以及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靶向药物的攻击对象是发生突变的癌细胞而对健康组织的

PLoS ONE:揭秘驱动黑色素瘤迁移的关键分子机理

近日,来自Norris Cotton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名为CXCR3分子的一个新的角色,研究者发现该分子可以扮演黑色素瘤转移的关键介导子,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One上。研究者Mullins表示,我们假设黑色素瘤可以进行感知活动使其周围的环境变得较为恶劣,随后其就可以通过激活一种逃逸机制来产生反应,进而寻找更适于癌细胞繁衍的环境;而本文中我们发现黑色素瘤可以上调趋化因

JAMA Oncology:NRAS和BRAF突变与高危型原发黑色素瘤生存期的关系

NRAS与BRAF突变在多年以前已经发现存在于黑色素瘤中。然而,这两个基因突变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却尚未阐明。为了研究高危型黑色素瘤的死亡与这两个基因突变的关系,为黑色素瘤患者随访以及后续辅助治疗的需要评估,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该项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JAMA Oncology杂志上。该项研究目的,在于阐明NRAS和BRAF突变与原发黑色素瘤的生存率以及肿瘤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以

NEJM:晚期黑色素瘤治疗效果,Pembrolizumab V.S Ipilimumab

Ipilimumab(商品名为Yervoy)是一种单克隆抗体,能有效阻滞细胞毒性T细胞抗原-4(CTLA-4)的分子。CTLA-4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削弱其杀死癌细胞的能力。Ipilimumab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帮助人体免疫系统识别、瞄准并攻击黑色素瘤癌细胞。美国FDA于2011年3月25日批准Ipilimumab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Pembrolizumab是一种新型人源化单抗,通过作用于程序

Lancet Oncology:对抗CTLA-4药物治疗后进展的黑色素瘤疗效对比,Nivolumab V.S 化疗

PD-1是一种细胞周期检验点蛋白,它的失控导致肿瘤细胞能够逃避体内免疫监控。Nivolumab是人类IgG4 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体,通过抑制细胞表面的PD-1蛋白而起作用,这种蛋白会阻断体内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攻击。Opdivo用于先前接受过ipilimumab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以及携带BRAFV600突变的患者,在接受ipilimumab以及一种BRAF抑制剂治疗之后使用。这个由施贵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