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trointest Endosc:内镜治疗肠化生完全缓解后复发率高

2016-06-06 高晓方 翻译 中国医学论坛报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内镜治疗肠化生完全缓解(CRIM)后复发率高,因此,CRIM后的持续监测很有必要。论文发表于《消化内镜》杂志6月刊[Gastrointest Endosc2016,83(6):1090]。 该研究检索多个数据库中内镜治疗CRIM后的长期随访研究,估算CRIM后复发性肠化生、不典型增生Barrett食管和高度不典型增生(HGD)或食管腺癌(EAC)每人-年随访的汇总发病率,评估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内镜治疗肠化生完全缓解(CRIM)后复发率高,因此,CRIM后的持续监测很有必要。论文发表于《消化内镜》杂志6月刊[Gastrointest Endosc 2016,83(6):1090]。

该研究检索多个数据库中内镜治疗CRIM后的长期随访研究,估算CRIM后复发性肠化生、不典型增生Barrett食管和高度不典型增生(HGD)或食管腺癌(EAC)每人-年随访的汇总发病率,评估与复发相关的因素。

结果显示,41项研究的4443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随访超过10427人-年,复发患者为795例。所有内镜治疗模式,复发性肠化生、不典型增生Barrett食管和HGD或EAC每人-年的汇总发病率分别为7.1%、1.3%和0.8%。患者年龄的增加和Barrett食管的病变长度可预测肠化生复发;内镜治疗后复发率为97%。

原始出处:

Krishnamoorthi R1, Singh S1, Ragunathan K2, A Katzka D1, K Wang K1, G Iyer P1.Risk of recurrence of Barrett's esophagus after successful endoscopic therapy.Gastrointest Endosc. 2016.

作者:高晓方 翻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Gastrointest Endosc:经验丰富内镜医师行ERCP患者受辐射更小

患者在ERCP手术过程中暴露于电离辐射,这与X线平片和CT扫描一样,会增加终生患癌风险和引发其它不良的辐射后果。 终生患癌率风险值的评估基于辐射有效剂量。后者以希沃特(Sv)为单位,可用于不同放射手段间的对比。 一般一次普通的腹部CT辐射有效剂量有效剂量大约为10mSv,所带来的终生癌死亡率风险为1/2000。一次腹部X线平片和钡剂灌肠操作的辐射有效剂量分别为0.7 mSv和7 m

沉痛悼念我国著名微创脊柱内镜专家白一冰教授

白一冰教授 白一冰教授,博士,1985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工作于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三0一医院)第二临床部骨科。1998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获得硕士学位,2002年在解放军三0一医院攻读博士学位。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获全国及全军奖4次。从事骨科工作20余年,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擅长脊柱外科及关节镜。2014年11月22日晨,解放军第309医院微创骨科主任,我国著名微创

Lancet:克罗恩病(Crohn)需要积极进行内镜下肠部分切除

大多数患者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需要肠切除,但大多数随后将经历疾病复发,需要进一步的手术。这项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的最优策略,以防止术后复发。最近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表在Lancet上。 在这项随机对照试验中,共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17个中心进行患者连续招募。肠切除所有肉眼可见的克罗恩病,用内镜治疗,同时患者接受3个月甲硝唑治疗。患者复发高风险采用巯基嘌呤治疗,如果他们不能耐受硫嘌

Am J Gastroenterol:不用活检也可识别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

不用活检也可识别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来自被克罗纳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证实无需活检仅通过一系列临床以及内镜下的表现便可准确预测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EoE)。Evan S. Dellon博士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以评估使用临床及内镜下特征的预测模型从非EoE相关的GERD或吞咽困难患者中辨别出EoE(无组织学数据)的效果,该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接受上消化道

Am J Gastroenterol:内镜下切除术治疗SETs的安全性研究

对于起源于固有肌层 (MP) 的上消化道上皮下肿瘤(SETs),选择内镜下切除目前是一个公认的技术,不过关于该疗法的并发症高度可变,且相关数据较少,因此研究者进行了一项研究,对一个大型病例系统探究内镜下切除术的安全性。该研究共纳入了2005-6到2014-12月的726名患者,涉及733例起源于MP的上消化道SETs,均在内镜下切除。主要结局指标为:完全切除率、围手术期穿孔率、围手术期出血量。研究

Am J Gastroenterol:内镜和手术治疗早期胃癌(非劣性研究)

研究者对早期胃癌 (EGC)患者进行了一项研究,比较内镜切除和手术治疗的长期结局。该研究纳入了1290名内镜切除和1273名手术治疗的EGC患者。使用倾向评分匹配分析减少选择偏倚,最终涉及611对。主要结局指标:整体生存(OS)。次要结局指标:疾病特异性生存、无病生存(DFS)、无复发生存(RFS)、异时性癌症的发生、治疗相关的并发症、住院时间和30天的结局。研究数据显示,内镜切除术 vs.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