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母乳喂养新益处!让新生儿对有益肠道细菌产生耐受性

2016-05-07 生物谷 不详

从新生儿出生那一刻起,多种多样的有助消化和增强免疫力的微生物就定植在他们的肠道中。但是人们并不清楚新生儿免疫系统如何学会耐受这些外来物种中的绝大多数,而不是将它们作为不友好的入侵者进行攻击。 在一项针对小鼠的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揭示出从母乳中获得的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有助抑制在生命早期对新获得的微生物产生的免疫反应。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6年5月5


从新生儿出生那一刻起,多种多样的有助消化和增强免疫力的微生物就定植在他们的肠道中。但是人们并不清楚新生儿免疫系统如何学会耐受这些外来物种中的绝大多数,而不是将它们作为不友好的入侵者进行攻击。

在一项针对小鼠的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揭示出从母乳中获得的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有助抑制在生命早期对新获得的微生物产生的免疫反应。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6年5月5日那期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aternal IgG and IgA Antibodies Dampen Mucosal T Helper Cell Responses in Early Life”。

降低对有益肠道微生物耐受性的异常免疫反应能够导致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之前的研究提示着母乳提供的免疫球蛋白A(IgA)抗体主要负责在生命早期教授新生小鼠免疫系统对有益肠道微生物产生耐受性。相反,从母体获得的IgG大多被认为在保护新生小鼠免受一系列病原体感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项新的研究挑战了这一常规看法,揭示出来自母乳的IgG抗体在新生小鼠体内对多种多样的肠道微生物建立起合适的免疫反应。论文第一作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科学家Meghan Koch说,“这些发现证实针对肠道菌群的抗体免疫反应要比之前所认为的更加复杂,而且揭示出母体IgG抗体在生命早期协助建立合适的免疫反应中具有更加广泛的功能。”

研究人员发现健康小鼠产生的IgG抗体要比IgA抗体识别更加广泛的微生物,这提示着IgG抗体扩大免疫系统对肠道微生物的识别。进一步实验揭示出IgG抗体早在小鼠两周大时就存在于它们体内,而且是从出生后而不是在子宫中从母体中获得的。这些IgG抗体在抑制针对新生小鼠体内的肠道微生物产生的免疫反应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为了扩大这项研究,研究人员计划研究IgG抗体如何针对肠道微生物建立适当的免疫反应。他们也将研究IgG抗体在长期肠道健康中的作用。比如,接受抗体缺乏的母体母乳喂食的新生小鼠可能更容易遭受肠道炎症,不过是否真是这种情形还言之过早。

论文通信作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科学家Gregory Barton说,“这些发现提示着对人体内的抗体免疫反应进行分析可能有助于描述针对肠道微生物产生的免疫反应。这种信息可能能够被用来评估一个人患上炎症性肠病的风险和在疾病早期制定治疗性干预。”

Maternal IgG and IgA Antibodies Dampen Mucosal T Helper Cell Responses in Early Life

doi:10.1016/j.cell.2016.04.055

Meghan A. Koch, Gabrielle L. Reiner2, Kyler A. Lugo3, Lieselotte S.M. Kreuk, Alison G. Stanbery, Eduard Ansaldo, Thaddeus D. Seher4, William B. Ludington, Gregory M. Barton

To maintain a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ost and its resident intestinal microbiota, appropriate mucosal T cell responses to commensal antigens must be established. Mice acquire both IgG and IgA maternally; the former has primarily been implicated in passive immunity to pathogens while the latter mediates host-commensal mutualism. Here, we report the surprising observation that mice generate T cell-independent and largely Toll-like receptor (TLR)-dependent IgG2b and IgG3 antibody responses against their gut microbiota. We demonstrate that maternal acquisition of these antibodies dampens mucosal T follicular helper responses and subsequent germinal center B cell responses following birth. This work reveals a feedback loop whereby T cell-independent, TLR-dependent antibodies limit mucosal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to newly acquired commensal antigens and uncovers a broader function for maternal IgG.

作者:生物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盘点:多篇CNS文章聚焦癌症转移的机制研究

随着癌症转移领域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慢慢发现循环肿瘤细胞在癌症转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循环肿瘤细胞(CTC,Circulating Tumor Cell)是存在于机体外周血中的各类肿瘤细胞的统称。1869年,澳大利亚研究者Ashworth首次提出循环肿瘤细胞(CTC)的概念,随后1976年研究者Nowell将CTC的定义修正为:来源于原发肿瘤或转移肿瘤,获得脱离基底膜的能力

你造么,细菌也能产生冰块?

图片来自:http://www.theverge.com/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们揭示了一种细菌产生冰晶的机制。这种名为Pseudomonas syringae细菌,就像大自然的天然制冰机。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细菌产生的冰晶可能是自然界产生云和雪的来源之一。该研究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 这种细菌Pseudomonas syringae,中文名为丁香假单胞菌,能够

Conversation:“G点”真的存在吗?

  (图片摘自www.sciencealert.com) 2016年5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在人们关于"性"这一话题的讨论中,最富有争议的话题之一就是"G点"了。G点究竟存不存在?如果存在,我们又该如何找到它? "G点"据说是女性阴道中最敏感的区域,一旦受到刺激。将会引起强烈的性欲进而引发高潮的降临。尽管关于阴道高潮的概念从17世纪就已经被提出,但"G点"一词直到1

抓住血液中的肿瘤“尾巴”:液体活检开启癌症早期诊断大门

肺部活检是一个侵入性的痛苦过程,对一位80岁的老太太来说尤其如此。但是通过穿刺性检查,肿瘤学家Geoffrey Oxnard给患者开出了一种相对应的靶向药物。经过治疗,患者的肿瘤似乎消失了。 然而,一段时间后,这位80岁的老人又带着病痛再次来到Oxnard的诊所。医疗诊断表明,癌症又回来了,而如果要了解癌症的耐药性,就需要再做一次肺部穿刺。 但这一次,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达纳法博癌

Science:利用CRISPR/Cas9操纵染色体重组绘制遗传图

当将表型性状绘制到基因组上特异性位点时,科学家们通常依赖于细胞减数分裂期间染色体的自然重组来推断对应的基因位置。但是重组事件在不同物种和染色体区域存在差异,这就使得人们不能控制基因组哪些区域发生交换。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方法解决这种问题: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酵母细胞有丝分裂期间进行靶向重组事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6年5月5日那期

JAOA:爱吃肉或可明显增加个体死亡率

图片来源:www.sciencedaily.com 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steopathic Association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对超过150万人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研究,结果发现,在所有研究对象中全死因死亡率(all-cause mortality)在那些每天吃肉个体中较高,尤其是每天摄入红肉或加工肉的个体。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