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媛教授专访:从淋巴瘤到乳腺癌,HDAC抑制剂西达本胺在实体肿瘤迎来突破

2020-05-19 张清媛 肿瘤资讯

西达本胺是第一个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表观遗传调控药物,5年前获批治疗淋巴瘤,曾引起业界轰动。而基于ACE研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再次批准西达本胺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2020

西达本胺是第一个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表观遗传调控药物,5年前获批治疗淋巴瘤,曾引起业界轰动。而基于ACE研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再次批准西达本胺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2020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也在最新更新中将西达本胺联合方案列为TAM治疗失败以及非甾体类AI治疗失败的Ⅰ级推荐(证据级别1A)。

中国原创新药西达本胺获指南推荐

我非常幸运参与了西达本胺治疗淋巴瘤和乳腺癌二个瘤种的关键性研究。西达本胺是第一个具有完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表观遗传调控药物,是HDAC抑制剂,在淋巴瘤特别是T细胞淋巴瘤中的疗效非常突出,T细胞淋巴瘤是亚洲发病率比较高的淋巴瘤类型,目前缺少好的治疗办法,西达本胺的问世无疑给广大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带来了福音,5年前CFDA即已批准西达本胺治疗淋巴瘤。

西达本胺作为一种表观遗传调控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上也有惊艳表现,我们开展的ACE研究是针对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与内分泌药物依西美坦联合治疗这种发病率最高的乳腺癌类型,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现在虽然有很多内分泌联合靶向治疗药物,如CDK4/6抑制剂、PI3K抑制剂和mTOR 抑制剂,但耐药以及联合治疗的毒副反应也一直是临床工作的困扰。西达本胺与内分泌治疗联合不但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更极大程度丰富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选择,而且患者耐受情况很好。目前中国NMPA已批准西达本胺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用于治疗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为改善中国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凭添一大助力。

此外,根据4月10日发布的新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推荐,对于HR+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专家组推荐:①对于他莫昔芬治疗失败的患者,新增HDAC抑制剂联合AI的方案为Ⅰ级推荐(证据级别1A);②针对非甾体类AI治疗失败的患者,HDAC抑制剂联合AI方案同样新增为Ⅰ级推荐(证据级别1A)。相信随着西达本胺推荐级别以及证据级别的更新,药物可及性将会重新洗牌,HR+晚期乳腺癌患者将拥有更加多样的治疗选择。

ACE研究用实力证明西达本胺治疗乳腺癌的显着疗效

很多肿瘤,包括血液系统肿瘤以及实体肿瘤如乳腺癌等都存在着表观遗传异常。西达本胺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它治疗淋巴瘤以及乳腺癌取得成功与其作用机制密不可分。西达本胺具有非特异性和乳腺癌特异性的双重抗肿瘤机制。首先,它能够直接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并且减缓和逆转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从而抑制肿瘤的转移。西达本胺通过表观遗传调控作用,使得原来对药物不敏感或药物靶点没有充分暴露的肿瘤重新对治疗敏感。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微环境非常重要,前期基础研究证实,西达本胺的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促进抗肿瘤免疫细胞活化,增加抗原递呈,减少免疫抑制细胞,对肿瘤干细胞也有抑制作用。乳腺癌存在表观遗传学异常,内分泌治疗耐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激活,而西达本胺对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有抑制作用。同时,西达本胺可以提高ER的赖氨酸乙酰化水平,直接抑制配体依赖性活化通路。基于对上述作用机制的认识,在ACE研究招募患者入组时,我个人非常有信心,最初20例患者中绝大部分是在我中心入组,事实也进一步证明西达本胺疗效很好,不良反应少,患者可以获得较长时间的高生活质量的病情缓解。随着疗效的显现以及很好的耐受性反馈,患者也由最初的怀疑到认可,后期ACE研究推进就非常顺利并最终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西达本胺未来之路越走越宽

作为中国自主原创新药,西达本胺已经获批用于淋巴瘤和乳腺癌治疗,这都是源于其优秀的疗效。希望在未来西达本胺也能够在其他实体肿瘤以及血液肿瘤中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拓展其应用范围。此外在乳腺癌治疗领域,ACE研究支持西达本胺主要用于内分泌药物治疗进展的患者,希望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进步,能够进一步定位更适合的人群,同时将西达本胺的临床应用进一步前移,将好药更早的用于更适合的患者,这既符合当代肿瘤精准治疗的需求,也符合医生的追求,更是保证了患者的利益。我相信,随着西达本胺临床研究数据越来越多,一定会取得更多更好的结果,给更多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福音。

作者:张清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20-06-05 lingaifan
  2. 2020-06-06 lovetcm

    #西达本胺#可惜系他没有完全的推广开来,他这个非常有效的辅助治疗药物。

    0

相关资讯

CLIN CANCER RES:AZD5363治疗实体肿瘤,PIK3CA突变乳腺癌和妇科恶性肿瘤

CLIN CANCER RES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报道了选择性pan-AKT抑制剂AZD5363治疗晚期实体肿瘤的临床试验结果。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AZD5363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评估其初步的临床效果。

ANN ONCOL:brontictuzumab治疗实体肿瘤

brontictuzumab是靶向Notch1并抑制其通路活性的单克隆抗体。ANN ONCOL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brontictuzumab治疗实体瘤患者的最大耐受剂量,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免疫原性以及初步的有效性。

Cell:突破现有认识局限,发现肿瘤表观遗传靶点新机制

这一研究的发现突破现有认识局限,有望将EZH2抑制剂的应用推广到EZH2高表达的实体肿瘤,极大地拓展了这类抑制剂的临床应用空间。

CLIN CANCER RES:Poly-ICLC瘤内注射治疗实体肿瘤

poly-ICLC是一种合成的双链RNA复合物,toll样受体-3和MDA-5的配体,可激活免疫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并诱导自然杀伤细胞杀死肿瘤细胞。CLIN CANCER RES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poly-ICLC治疗实体瘤的效果。

抗癌疫苗再获突破 60%小鼠肿瘤可“完全清除”

在今天最新出版的一期《科学》杂志上,来自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科学家们在抗癌领域做出了新的突破。他们开发出的一种“抗癌疫苗”,能够极大提高CAR-T疗法的疗效,让其能对实体肿瘤进行有效攻击。MIT的官方新闻稿指出,在60%的小鼠中,肿瘤被“完全清除”!

JAMA Oncol:BMS-986156单药或联合纳武单抗治疗晚期实体肿瘤

多种免疫刺激激动剂抗体已在实体肿瘤中进行临床试验,以评估靶向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相关蛋白在抗癌治疗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开展一全球的、非盲的、1/2a期研究,评估全人糖皮质激素诱导的TNF受体相关蛋白激动剂IgG1单克隆抗体BMS-986156联合或不联合纳武单抗用于晚期实体肿瘤患者的活性和安全性。招募了292位年满18岁的晚期实体瘤患者,ECOG表现状态评分0或1分。单药组:予

拓展阅读

STTT:信迪利单抗+西达本胺治疗复发/难治ENKTL的I/II期SCENT研究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慧强教授牵头一项1b/2期研究,评估了信迪利单抗联合西达本胺治疗38例RR-ENKTL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索性进行了生物标志物分析。

读书报告 | PD1抗体联合HADC抑制剂和VEGF抑制剂治疗pMMR/MSS晚期结直肠癌的II期临床研究

PD-1抗体信迪利单抗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西达本胺联合贝伐珠单抗后线治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MSS/pMMR 结直肠癌患者优于双药疗法,三药疗法可能是MSS/pMMR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新选择

Int Immunopharmacol:LBCL CAR-T后西达本胺和PD1维持治疗可改善预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学者开展一项回顾性研究,在对CAR-T高风险治疗失败的难治性/复发性侵袭性LBCL患者中,评估了西达本胺联合PD-1抑制剂增强CAR19/22 T疗效的可行性。

【Chin Med J】西达本胺联合PCT治疗复发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II期研究结果

近日发表一项单臂 II 期研究,探索了西达本胺联合泼尼松、环磷酰胺和沙利度胺的全口服方案对因多种原因无法耐受标准化疗的 R/R PTCL 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Chin Med J:西达本胺-BEAC预处理ASCT治疗高危NHL的II期研究结果

ASCT 前 Chi-BEAC 预处理方案对于高危或复发 NHL 患者耐受良好且有效,因此在 ASCT 预处理方案中加入 HDACi 可能是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特别是对于 T 细胞淋巴瘤患者。

Cell Death Dis:西达本胺通过表观遗传修饰抑制细胞自噬发挥抗骨髓瘤活性

细胞自噬过程会导致异常的细胞质组分出现自噬小体依赖性的溶酶体降解反应,其涉及了一系列以如LC3B1-3在内的自噬相关(ATG)蛋白为核心组成的细胞膜动态重塑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