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 | 新辅助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放疗与单独使用度伐利尤单抗治疗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2024-02-20 daikun MedSci原创

该研究旨在评估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度伐利尤单抗治疗联合或不联合立体定向放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新辅助度伐利尤单抗联合立体定向放疗与单药度伐利尤单抗相比,可显著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主要病理反应率。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通常包括手术切除,然而尽管接受了标准治疗,仍有30-50%的患者会在12-24个月内复发,表明存在微转移灶,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同时也正在改变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例如,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IB-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尽管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可以改善部分患者的生存,但主要获益人群是病理完全反应者,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可以考虑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其他免疫调节剂,如低剂量化疗、靶向治疗或放。该研究旨在评估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度伐利尤单抗治疗联合或不联合立体定向放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该研究为一项单中心、随机II期临床试验,入组60名I-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论吸烟史、PD-L1表达或肿瘤基因检测结果如何,将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两组,一组接受两个周期的度伐利尤单抗单药治疗,另一组接受两个周期的度伐利尤单抗联合三个分次的立体定向放疗(8Gy)。所有患者均接受两个周期的度伐利尤单抗(1.12g/60min/周期)。联合治疗组在第一周期度伐利尤单抗当天开始立体定向放疗,完成新辅助治疗后的1-2周,对全部患者进行重新评估,若未出现疾病进展,则进行手术切除,手术后每6个月随访一次,以评估疾病复发情况。主要终点:病理主要反应率。次要终点:2年无病生存率。

研究结果

在度伐利尤单抗单药治疗组中,30名患者中有2名(6.7%)达到病理主要反应;在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放疗组中,30名患者中有16名(53.3%)达到病理主要反应,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全部60名随机化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9.2个月,2年和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3%和65%。在52名手术切除患者中,2年和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7%和71%。在手术切除患者中, 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放疗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73%)略高于单药治疗组(69%),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在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放疗组中,外周血CD103+ T细胞与主要病理反应相关,在未达到主要病理反应的患者中,切除肿瘤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上调与无复发相关。

结论

新辅助度伐利尤单抗联合立体定向放疗与单药度伐利尤单抗相比,可显著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主要病理反应率,尽管联合治疗组的无病生存率略高,但两组间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因此,新辅助度伐利尤单抗联合立体定向放疗的生存获益仍需进一步验证。在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放疗组中,外周血CD103+ T细胞与主要病理反应相关,提示其作为预测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价值,在未达到主要病理反应的患者中,切除肿瘤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上调与无复发相关。该研究为新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了新见解,并发现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为进一步临床试验提供了线索,然而,鉴于样本量较小,这些结果需要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进一步验证。

原始出处

Altorki, N.K., Walsh, Z.H., Melms, J.C. et al. Neoadjuvant durvalumab plus radiation versus durvalumab alone in stages I–III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urvival outcomes and molecular correlates of a randomized phase II trial. Nat Commun 14, 8435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4195-x.

作者:daiku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解读《非小细胞肺癌MET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判读标准中国专家共识》

该共识致力于规范我国MET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判读标准,推进高质量MET IHC检测,助力MET精准诊疗迈上新高峰。

血浆NGS跟踪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克隆演变,以及C797S获得性突变的治疗

研究者报告了3例携带EGFR突变的NSCLC患者,这些患者在奥希替尼治疗期间获得了EGFR C797S耐药突变,这些突变是通过血浆NGS检测的,患者接受了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 TKIs治疗。

最全综述:初治和耐药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软脑膜转移患者的EGFR-TKI治疗选择和疗效

本综述整合了现有的关于EGFR-TKIs颅内疗效的文献,探索已获批的EGFR-TKIs对LM患者的不同作用,以及其他正在开发的EGFR-TKIs的治疗潜力。

盘点2023|郭其森教授: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进展

本期给大家分享围术期免疫治疗模式相关研究进展和临床经验。

Nat. Commun:多塔利单抗或帕博利珠单抗加化疗治疗既往未经治疗的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随机PERLA Ⅱ期试验

该研究旨在比较多塔利单抗联合化疗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转移性非鳞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多塔利单抗联合化疗在一线治疗转移性非鳞NSCLC中显示出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探索。

JAMA Oncol | 采用免疫治疗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年龄与生存趋势之间的关联

该研究旨在评估不同年龄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使用情况和生存趋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所有年龄段患者中迅速被广泛应用,55岁以下患者的生存获益较大,而75岁以上患者的生存获益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