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ell Biol:台湾研究人员发现癌细胞恶化转移主导基因

2018-05-02 贾钊 陈键兴 新华社

台湾“中研院”生物医学研究所2日发布最新研究成果,称发现癌细胞中过度表现的致癌基因paraspeckle Component 1(PSPC1)会促使癌细胞增生、侵袭、转移。未来若能抑制这一基因的表现,便能减低癌细胞生长、扩散,有助于研发新治癌药物。

台湾“中研院”生物医学研究所2日发布最新研究成果,称发现癌细胞中过度表现的致癌基因paraspeckle Component 1(PSPC1)会促使癌细胞增生、侵袭、转移。未来若能抑制这一基因的表现,便能减低癌细胞生长、扩散,有助于研发新治癌药物。

据悉,相关研究论文已于日前发表在《自然细胞生物学》杂志上。

记者从“中研院”当日召开的记者会上了解到,癌症病患死亡主因之一是癌化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而此前研究已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信息传递在癌转移的机制上扮演重要角色。但由于该因子既能抑制正常细胞增生,也会促进癌细胞增生、侵袭和转移,科学界并不清楚其在癌症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

为找出细胞癌化的关键因子,该机构的相关研究团队利用全基因体分析肺癌、乳癌、肝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寻找肿瘤组织中有基因套数变异、表现异常与病患存活率相关的基因。

研究发现,六至七成恶性肿瘤组织中都有PSPC1基因的过度表现并主导癌细胞内TGF-β1发挥癌转移作用。当细胞表现低量PSPC1时,TGF-β1抑制细胞增生,但当PSPC1过度表现时,则会制造出有利于癌细胞的生长环境,造成恶化和转移。此外,癌症病人的低存活率也与PSPC1过度表现相关。因此,若能抑制PSPC1表现,便可降低癌细胞生长、扩散的几率。

论文作者表示,该研究成果对肿瘤细胞癌化进程提出新观点,PSPC1可以作为新的用药标靶,有助新药研发。

原始出处:

Hsi-Wen Yeh, En-Chi Hsu, Szu-Shuo Lee, et.al. PSPC1 mediates TGF-β1 autocrine signalling and Smad2/3 target switching to promote EMT, stemness and metastasis. Nature Cell Biologyvolume 20, pages 479–491 (2018)

作者:贾钊 陈键兴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辟谣|美国癌症疫苗研发成功,根治率97%!?又一个标题党

最近一篇“美国癌症疫苗研发成功,彻底根治率达97%!”的文章刷屏了。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疫苗?什么时候能用到人身上?能治疗什么癌症?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当然是:这个东西靠谱么?靠不靠谱,取决于你站在哪个角度来看:科学研究上,它挺靠谱的;临床应用上,它还差得很远。首先,从科学上讲,这是篇很正规的论文。它发表在《科学》子刊《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而且来自斯坦福大牛Ronald Levy的实验室。他是美国科学

NATURE:长期寻求的端粒酶结构助力衰老癌症新药研究

端粒酶能够在染色体末端添加端粒重复序列,以平衡基因组复制过程中端粒的丢失。端粒酶调控涉及癌症,其他人类疾病,和衰老等多个过程。但由于缺乏结构数据,端粒酶临床操作的进展有所阻碍。

Microbiome:首次证实!“喝酒”影响与癌症等疾病有关的口腔细菌

不久前,一项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新成果向爱喝酒的人发出了“警告”。研究称,每周喝酒超过5杯,可能会缩短寿命。近日,又有论文证实,喝酒会影响与多种疾病相关的口腔细菌。

NATURE:30年研究解开衰老和癌症的惊天谜团!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而端粒酶则是在细胞中负责端粒的延长的一种酶,其对于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Cell Metab:癌症转移新视角:肝转移癌细胞会重编程改变饮食习惯!

杜克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师已经发现转移性癌细胞可以对自身的代谢进行重编程,以适应它们在新器官中的生存。特别地,研究人员发现来自结直肠癌的细胞可以在肝脏中改变它们的饮食习惯以利用肝脏高水平的果糖。这项研究为对抗转移性癌症提供了新思路,于近日发表在《Cell Metabolism》上。

Science:新型成像技术揭秘癌细胞如何迁移!

一个包括石溪大学癌症研究中心和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系研究员David Q. Matus博士和Benjamin L. Martin博士的国际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联合晶格层光显微术(LLSM)和自适应光学(AO)的新型细胞成像技术,可以对细胞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同时可以捕捉到亚细胞过程。这项研究发表在《Science》上,研究人员展示了这项技术如何观察不同器官和不同发展时期以及不同条件(如有丝分裂、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