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新型线粒体遗传病,他们只吃不胖,只因线粒体过度活跃

2022-10-17 王聪 “ 生物世界”公众号

线粒体疾病通常会干扰线粒体的功能,然而,这些双胞胎却是线粒体异常活跃,尽管他们摄入了远超身体所需的热量,但体重却仍然很低。

线粒体(mitochondrion),是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内有一套独立于细胞核的遗传物质——线粒体DNA(mtDNA)。由于线粒体在能量稳态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线粒体障碍会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包括发育障碍、神经肌肉疾病、代谢疾病、癌症进展等等。

2022年10月13日,美国麻省总医学院和费城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发表了题为:Congenital Hypermetabolism and Uncoupled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的研究论文。他们在一组同卵双胞胎中发现了一种之前没被报道过的线粒体遗传病——线粒体解偶联综合征(Mitochondrial Uncoupling Syndrome)。

线粒体疾病通常会干扰线粒体的功能,然而,这些双胞胎却是线粒体异常活跃,尽管他们摄入了远超身体所需的热量,但体重却仍然很低。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麻省总医院的 Vamsi K. Mootha 教授表示,目前一发现的线粒体遗传疾病有300多种,几乎都与线粒体功能被阻断有关,而这一次发现的是一种极不同寻常线粒体疾病类型。

研究人员对患者的基因组测序显示,他们的ATP5F1B基因突变,该基因编码线粒体ATP合成酶的β亚基,从而导致线粒体ATP合成酶异常,细胞需要这种酶来生成ATP(三磷酸腺苷),ATP在水解时释放出的能量较多,是生物体内最直接的能量来源。

线粒体解偶联(Mitochondrial Uncoupling)是一种自然代谢过程,约占能量消耗的20%-40%。实验显示,这些患者的线粒体ATP合成酶的突变,会促进线粒体解偶联,从而加速能量消耗。因此,研究团队讲这种线粒体疾病命名为——线粒体解偶联综合征(Mitochondrial Uncoupling Syndrome),患者表现为高代谢水平和高线粒体解偶联。

研究团队表示,这些患者是第一批被发现和确认的线粒体解偶联综合征患者,对线粒体解偶联综合征的研究,可能提供对一般人群能量代谢差异的新见解。

这些病例对罕见病遗传学、线粒体生物学和代谢领域研究非常重要。现在有不少研究集中在激活线粒体解偶联来治疗肥胖和代谢疾病。该论文中的发现,或将为肥胖和代谢疾病的治疗带来启发。

 

原始出处:

Ganetzky RD, et al. Congenital Hypermetabolism and Uncoupled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N Engl J Med 2022; 387:1395-1403.

作者:王聪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2022-10-18 lifestar

    #线粒体解偶联综合征##线粒体#过度活跃,会不会影响寿命?

    0

相关资讯

新研究显示尿石素A (Mitopure®)可改善线粒体健康,减少关节软骨损伤并减轻骨关节炎疼痛

来自人类健康供体和骨关节炎(OA)患者以及骨关节炎小鼠关节的细胞检测显示与线粒体健康提升相关的改善

A&R:鉴定Mitofusin 1和补体成分1q亚成分结合蛋白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线粒体靶点

这项研究描述了抗线粒体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环境中靶向的线粒体库。结果表明,自身抗体可以识别线粒体来源的分泌蛋白和/或表面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线粒体自噬

作者讨论了使用AD细胞和动物模型的揭示AD相关蛋白(Tau、Aβ、App衍生片段和APOE)对线粒体自噬缺陷的影响。 考虑到线粒体自噬受损在AD中的重要作用,作者进一步阐述了各种诱导AD中线粒体自噬的

Nature子刊:你相信光吗?以光之能疗细胞之功

通过这种技术将蛋白质附着在细胞器上,人们可以使用光来控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国内首次验证!三亲婴儿能正常发育,可避免线粒体疾病遗传给下一代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卵细胞细胞质中的线粒体DNA存在问题,那婴儿也会随之存在缺陷。大约每5000名儿童出生时中就有1人患有由线粒体DNA突变引起的疾病。

Cell子刊:中国科学院开发线粒体ClpP激动剂,用于治疗胰腺癌

ZG111对不同KRAS遗传背景的异种移植胰腺癌模型均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表明ClpP的功能紊乱激活可能是胰腺癌的潜在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