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新型纳米颗粒可促进癌症药物治疗的效果

2016-09-20 佚名 生物谷

(图片摘自www.sciencealert.com) 研究者们第一次发现类似于鱼竿或蠕虫的纳米颗粒相比梭型的纳米颗粒能够更加有效地穿透细胞或者类似于细胞核的特殊屏障。 这对于药物的运输系统来说是十分重大的突破。在癌症的药物治疗领域,研究者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药物精确地运送到靶点部位。 该团队使用了一种新型的荧光显微技术,这一技术使得他们能够实时追踪



(图片摘自www.sciencealert.com)
研究者们第一次发现类似于鱼竿或蠕虫的纳米颗粒相比梭型的纳米颗粒能够更加有效地穿透细胞或者类似于细胞核的特殊屏障。

这对于药物的运输系统来说是十分重大的突破。在癌症的药物治疗领域,研究者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药物精确地运送到靶点部位。

该团队使用了一种新型的荧光显微技术,这一技术使得他们能够实时追踪不同形状的纳米颗粒在单个癌症细胞中的运动。

之后,他们能够精确地定位药物释放的位点,以及如何在细胞中扩散。

"我们需要知道药物是如何到达最终的目的地",研究者之一Hinde博士说道:"而我们如今有了可以追踪这一奇妙过程的工具。另一方面,其它研究者们也能够利用该技术去追踪纳米颗粒或者药物运输系统"。

"他们将能够看到纳米颗粒到达细胞核或其它细胞结构的方式以及装卸货物的具体细节,这在之前是无法达到的"。

不过,我们需要首先讨论一下纳米颗粒。纳米颗粒是直径在1到100纳米之间的颗粒物质,他们最近被越来越频繁地用于运送药物到机体的指定部位,杀伤癌细胞以及帮助研究者们对整个机体进行系统的成像。

然而,问题在于纳米颗粒并不是完美的。尽管目前很多纳米颗粒技术十分有前景,但由于很多癌细胞紧密地压缩在一起,因此存在无法精确制导的问题。

Hinde研究组检测了4种不同形状的纳米颗粒:胶团状与囊泡状(这两种都是椭圆状的);以及鱼竿状与蠕虫状。

当研究者们利用不同的纳米颗粒运送doxorubicin(一类癌症药物)时,发现鱼竿型与蠕虫型的颗粒在进入细胞时不会遇到任何问题,但椭圆状的纳米颗粒则难以进入任何细胞核中。

而进入核膜对杀伤癌细胞来说又至关重要。因此鱼竿型与蠕虫型的纳米颗粒能够成为首选。

"癌细胞与健康细胞的奶不结构是截然不同的"。

"我们我们能够精确调控这些鱼竿型纳米颗粒的三维结构,那么它们将能够特异性地进入癌化的细胞内部,从而降低化疗的副效应"。

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nature Nanotechnology》杂志上。

原始出处: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16-09-21 maymoon1983

    厉害啊 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Cancer Research:携带siRNA纳米颗粒抑制三阴性乳腺癌转移

来自美国的华人科学家Zheng-Rong Lu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research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针对β3整合素设计了siRNA并通过纳米颗粒进行体内转运能够显著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生长,转移和复发,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转移性乳腺癌是癌症导致女性死亡的第二大杀手,而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具有高度侵袭性的一个亚型,到目前为止,仍缺少了解比较清楚的分子靶向目标以制定有效

PNAS:携带siRNA纳米颗粒可抑制肺癌细胞

RNA干扰(RNAi)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可以用来作为针对人体不同疾病(如癌症)的治疗策略。然而,在体内,如何将小分子siRNA转移到肿瘤或者癌细胞聚集的区域一直是很难的课题。通过一种高效的自组装系统,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和中国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的课题组,发展了一套独特的纳米颗粒平台,通过由固体多聚阳离子脂类和脂类-多聚乙二醇构成的分子外壳,包裹着小分子siRNA的运输系统。 在465个非小细胞

ACS Nano:双重装备促使纳米颗粒精准狙杀癌症干细胞

近日,来自俄亥俄州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表面涂有寡聚糖并且填充临床化疗药物的纳米颗粒或可有效靶向杀灭癌症干细胞,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ACS Nano上。 癌症干细胞样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同时在肿瘤中微量存在,这些癌症干细胞对化疗和放疗高度耐受,而且其被认为在肿瘤复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实验室和动物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涂有壳聚糖并且装载化疗药物多柔比星的纳米颗粒杀灭癌症干细胞的

ACS Nano:借助纳米颗粒可实现肝癌细胞成像

图片来自:medicalxpress.com 在多数的恶性肝脏肿瘤的治疗中,手术切除都是第一线的治疗方案。在肝脏肿瘤切除手术中,如果能更精细地区分肿瘤和正常组织的边缘,以及能够观测到微观损伤的区域,对于成功的肿瘤切除手术非常重要。美国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Moritz F. Kircher博士领导的课题组,合成了一种硅包被、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纳米颗粒(NPs),可以用于肝脏肿瘤成像。

STM:科学家利用纳米颗粒揭示癌症的转移机制

近日,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论文中,来自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新型策略,其可以将药物靶向特异性作用于癌症位点,包括转移性肿瘤等;文章中,研究者设计了一种纳米颗粒来模拟肿瘤自身在机体全身的转移机制,而且这种新型纳米颗粒适用于一系列类型的肿瘤和药物,同时也可以用于自身免疫疾病和血管疾病中。转移性肿瘤是引发90

新型纳米颗粒疗法,可显著减缓胰腺肿瘤的生长速度

纳米颗粒。图片来源:Thinkstock 胰腺癌是目前最致命、且具有化疗抗性的癌症之一。近日,澳大利亚的癌症研究者们研发出了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纳米医学手段,将改善胰腺癌的治疗方式。 这种技术把能使特定基因沉默的药物包裹在纳米颗粒中运输到胰腺肿瘤处,有望给胰腺癌病人提供化疗等传统治疗手段之外的其他选择。 在小鼠身上进行的试验表明,该新型纳米医学手段使肿瘤生长减少了50%,同时也减缓了胰腺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