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纳米颗粒疗法,可显著减缓胰腺肿瘤的生长速度

2016-08-16 佚名 DeepTech深科技

纳米颗粒。图片来源:Thinkstock 胰腺癌是目前最致命、且具有化疗抗性的癌症之一。近日,澳大利亚的癌症研究者们研发出了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纳米医学手段,将改善胰腺癌的治疗方式。 这种技术把能使特定基因沉默的药物包裹在纳米颗粒中运输到胰腺肿瘤处,有望给胰腺癌病人提供化疗等传统治疗手段之外的其他选择。 在小鼠身上进行的试验表明,该新型纳米医学手段使肿瘤生长减少了50%,同时也减缓了胰腺癌的

纳米颗粒。图片来源:Thinkstock

胰腺癌是目前最致命、且具有化疗抗性的癌症之一。近日,澳大利亚的癌症研究者们研发出了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纳米医学手段,将改善胰腺癌的治疗方式。

这种技术把能使特定基因沉默的药物包裹在纳米颗粒中运输到胰腺肿瘤处,有望给胰腺癌病人提供化疗等传统治疗手段之外的其他选择。

在小鼠身上进行的试验表明,该新型纳米医学手段使肿瘤生长减少了50%,同时也减缓了胰腺癌的扩散。

这项发表在《生物大分子》(Biomacromolecules)中的研究,是由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的科学家们主持进行的。它为大多数确诊后只能存活3-6个月的胰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来自UNSW罗伊癌症研究所(Lowy Cancer Research Centre)的菲比·菲利普斯(Phoebe Phillips)博士是该研究的主要负责人,她表示,每当她的医生同事们不得不告知胰腺癌病人,哪怕最好的化疗药物也只能帮他们延长16周的生命时,医生们其实都非常不忍心。

菲利普斯博士说:“化疗不起作用的主要原因是胰腺肿瘤有范围很广的瘢痕组织,这些组织可占整个肿瘤的90%。瘢痕组织作为一个阻碍药物抵达肿瘤的物理屏障,造成了胰腺癌细胞的化疗抗药性。”

她解释说:“最近,我们发现了一个促使胰腺癌症生长、扩散和抗药性的关键性基因--βIII微管蛋白(βIII-tubulin)。在老鼠体内抑制该基因不仅使肿瘤生长减少了一半,也减慢了癌细胞的扩散。”

不过,要想在临床上抑制这个基因,还得克服给药方面的困难:越过胰腺肿瘤的瘢痕组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澳大利亚的研究者们研发了一种纳米医学手段,把微小的RNA分子(可以理解为细胞DNA的副本)包裹在先进的纳米颗粒中,这些RNA分子抵达肿瘤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βIII-tubulin基因。

这些研究者们已经在小鼠试验证明了新型纳米颗粒的可行性。他们的纳米颗粒能够在瘢痕组织存在的情况下,把治疗剂量的微小RNA输送到小鼠的胰腺肿瘤中,并成功抑制βIII-tubulin。

“我们的纳米医学科技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有望抑制任何肿瘤促进基因,或者抑制按病人的肿瘤基因表达而‘私人定制’的一组基因。”菲利普斯博士说道。

“这项成果将帮助人们开发治疗这种抗药性癌症的新疗法,提升现有化疗方式的效果,从而提高胰腺癌病人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Biomacromolecules (2016)。 DOI: 10.1021/acs.biomac.6b00185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ano Letters:新型抗癌纳米技术可直接将药物运输至肿瘤“心脏”发挥作用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Nano Letter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韩国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高效的抗癌纳米技术,其可以将抗癌药物均匀地运输至整个肿瘤组织。科学家们常常利用抗癌药物来治疗不能进行手术的肿瘤,然而将药物运输至肿瘤细胞通常比较困难,尤其是将药物覆盖整个肿瘤组织更是难如登天;利用前的药物运输系统,比如纳米技术,一种药物就可以被仅仅运输到血管附近的肿瘤细胞处,但对肿

Cancer Research:携带siRNA纳米颗粒抑制三阴性乳腺癌转移

来自美国的华人科学家Zheng-Rong Lu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research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针对β3整合素设计了siRNA并通过纳米颗粒进行体内转运能够显著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生长,转移和复发,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转移性乳腺癌是癌症导致女性死亡的第二大杀手,而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具有高度侵袭性的一个亚型,到目前为止,仍缺少了解比较清楚的分子靶向目标以制定有效

PNAS:携带siRNA纳米颗粒可抑制肺癌细胞

RNA干扰(RNAi)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可以用来作为针对人体不同疾病(如癌症)的治疗策略。然而,在体内,如何将小分子siRNA转移到肿瘤或者癌细胞聚集的区域一直是很难的课题。通过一种高效的自组装系统,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和中国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的课题组,发展了一套独特的纳米颗粒平台,通过由固体多聚阳离子脂类和脂类-多聚乙二醇构成的分子外壳,包裹着小分子siRNA的运输系统。 在465个非小细胞

ACS Nano:双重装备促使纳米颗粒精准狙杀癌症干细胞

近日,来自俄亥俄州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表面涂有寡聚糖并且填充临床化疗药物的纳米颗粒或可有效靶向杀灭癌症干细胞,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ACS Nano上。 癌症干细胞样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同时在肿瘤中微量存在,这些癌症干细胞对化疗和放疗高度耐受,而且其被认为在肿瘤复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实验室和动物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涂有壳聚糖并且装载化疗药物多柔比星的纳米颗粒杀灭癌症干细胞的

ACS Nano:借助纳米颗粒可实现肝癌细胞成像

图片来自:medicalxpress.com 在多数的恶性肝脏肿瘤的治疗中,手术切除都是第一线的治疗方案。在肝脏肿瘤切除手术中,如果能更精细地区分肿瘤和正常组织的边缘,以及能够观测到微观损伤的区域,对于成功的肿瘤切除手术非常重要。美国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Moritz F. Kircher博士领导的课题组,合成了一种硅包被、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纳米颗粒(NPs),可以用于肝脏肿瘤成像。

STM:科学家利用纳米颗粒揭示癌症的转移机制

近日,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论文中,来自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新型策略,其可以将药物靶向特异性作用于癌症位点,包括转移性肿瘤等;文章中,研究者设计了一种纳米颗粒来模拟肿瘤自身在机体全身的转移机制,而且这种新型纳米颗粒适用于一系列类型的肿瘤和药物,同时也可以用于自身免疫疾病和血管疾病中。转移性肿瘤是引发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