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W 2013:NAFLD患者死亡危险因素仍然不明

2013-05-30 DDW EGMN

      在2013消化疾病周(DDW)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死亡因素包括老年、男性、躯干性肥胖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换言之,与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其他原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相同。另一方面,NAFLD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升高与死亡或其他不良结局风险增加无关,这意味着研究者需更

      在2013消化疾病周(DDW)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死亡因素包括老年、男性、躯干性肥胖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换言之,与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其他原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相同。另一方面,NAFLD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升高与死亡或其他不良结局风险增加无关,这意味着研究者需更深入地对现有数据进行挖掘,以寻找NAFLD独有的危险预测因素。


Naga P. Chalasani博士

       在这项研究中,印第安纳大学的Naga P. Chalasani博士及其同事从第三次全美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 Ⅲ)中收集了1988~1994年间14,797例20~74岁成人的基线及随访胆囊超声和肝脏影像学数据。研究者将这些数据与全国死亡指数进行关联,以确定NAFLD患者(相对于对照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

       研究者将NAFLD定义为:超声检查显示存在中至重度肝脂肪变性,并且无铁过载、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和过量饮酒。对照者为同一数据集中无基础性肝病且超声检查正常和肝功能检查正常的参与者。

       该研究共纳入2,441例NAFLD患者和8,423名对照者。在中位随访14.3年期间,14%(1,193例)的对照者和21%(501例)的NAFLD患者死亡,该差异在单因素分析中具有显著性(P=0.0328)。研究者对总体死亡、癌症相关死亡和心血管死亡进行分析发现,这3个类别的独立死亡预测因素均为男性、老年和HDL-C水平低,不过心血管死亡的额外危险因素还包括代谢综合征。

Keith Lindor博士

        Chalasani博士表示,在确定NAFLD患者危险因素的工作中,第一步是识别具有不良结局风险的NAFLD患者。会议主持人Keith D. Lindor对此表示认同,指出目前尚难以轻易定义NAFLD,惯常使用的ALT指标或许也并不能透露太多信息,并且由于脂肪变性需达到一定程度才可被超声检出,因此目前对于超声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检测NAFLD尚存有疑问。目前尚不知道活检发现但超声检查未发现脂肪变性的患者是否与肉眼检查发现脂肪变性的患者具有相似的危险因素。

作者:DDW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2011 DDW超声内镜研究进展

     2011年美国消化疾病周(DDW)已经在美丽的密歇根湖畔城市芝加哥落下了帷幕,这次学术会议一如既往地聚集了来自全世界的众多消化医师,并展示了消化系疾病基础及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其中与超声内镜(EUS)有关的研究仍然是令人瞩目的焦点。   会议收录的各项研究成果显示,EUS在消化系疾病诊断中的适应证得到进一步拓展(见图),而且EUS引导下的各种介入治疗,包括胰胆管引流术、肿瘤内药物注射

DDW 2013:二甲双胍或降低糖尿病患者结直肠癌风险

  奥兰多——在消化疾病周(DDW)上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二甲双胍可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结直肠癌(CRC)风险降低有关。   罗切斯特梅奥医院的Siddharth Singh医生报告称,磺酰脲类和胰岛素均与CRC风险降低无关,反而显示出风险增加的不显著趋势。未观察到CRC与噻唑烷二酮(TZD)类药物之间有关。   糖尿病是明确的CRC危险因素,而且临床前和观察性研究已显示,抗糖尿病药物

DDW 2013:饮食结构与肠道疾病密切相关

  在5月18日至5月21日召开的美国消化疾病周上,来自匹兹堡大学的Franck Carbonero教授发表《非洲本土人与非洲裔美国人短期日常饮食互换对结肠发酵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一文,指出人类肠道生物菌群及相应的代谢途径并不取决于遗传背景,而是受到饮食结构变化的动态调节。西方高脂饮食能够抑制肠道微生物发酵,而富有多糖类和淀粉的饮食结构作用反之。更为重要的是,饮食结构的改变将最终导致肠

DDW 2013:艾波度坦对腹泻型肠燥症的治疗作用

  在5月18日至5月21日召开的美国消化疾病周上,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医院的Jan F. Tack发表了题为《神经激肽2受体拮抗剂艾波度坦对腹泻型肠燥症的治疗作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组设计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的论文。研究结果表明,艾波度坦总体上对腹泻型肠燥症具有剂量依赖性的疗效,每日服用艾波度坦10mg的女性患者疗效满意度与安慰剂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在为期8周的临床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