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经内镜发现的食管腺癌患者预后更好

2016-07-15 Seven L 译 MedSci原创

近期发表在Gut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发展为食管腺癌(EAC)的Barrett’s食管(BE)患者,如果是通过内镜监测发现癌症,那么患者的预后会更好。休斯敦贝勒医学院的Hashem B. El-Serag博士对2003-2009年确诊的29536例BE患者进行了研究。若有影响整体生存的并发症则排除在外。在平均5年的随访期间,424例发展为EAC,其中49.3%的患者通过内镜监测发现癌症;非B

近期发表在Gut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发展为食管腺癌(EAC)的Barrett’s食管(BE)患者,如果是通过内镜监测发现癌症,那么患者的预后会更好。

休斯敦贝勒医学院的Hashem B. El-Serag博士对2003-2009年确诊的29536例BE患者进行了研究。若有影响整体生存的并发症则排除在外。

在平均5年的随访期间,424例发展为EAC,其中49.3%的患者通过内镜监测发现癌症;非BE内镜监测发现的EAC患者中,有17.2%是内镜监测失败。

内镜与非内镜诊断EAC的患者相比,诊断时更有可能是0或1期癌症(74.7% vs. 56.2%; P < .001),有更长的生存时间(中位数 3.2 vs. 2.3年; P < .001),有更低的癌症相关死亡率(34% vs. 54%; P < .0001);虽然进行食管切除术的比例更高,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 (51.2% vs. 42.3%; P = .07)。

多元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BE内镜监测与癌症相关死亡率的下降有关(HR = 0.47; 95% CI, 0.35-0.64),其中很大部分原因归因于EAC的早期诊断。

多变量分析显示,监测与非监测患者相比,校正后的整体死亡HR=0.63 (95% CI, 0.47-0.84)。

研究表明,对于EAC患者,因为BE进行内镜监测而发现EAC与更好的预后有关。是否对所有患者进行内镜监测,还需要以后更多的收益研究。

原始出处:

El-Serag HB, et al. Surveillance endoscopy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outcomes of o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detected in patients with Barrett's oesophagus .Gut. 2016;doi:10.1016/j.cgh.2016.06.018.

作者:Seven L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6-07-18 doctorJiangchao

    大家以前就认同了

    0

  2. 2016-07-18 doctorJiangchao

    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 预后好

    0

相关资讯

Am J Gastroenterol:不用活检也可识别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

不用活检也可识别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来自被克罗纳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证实无需活检仅通过一系列临床以及内镜下的表现便可准确预测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EoE)。Evan S. Dellon博士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以评估使用临床及内镜下特征的预测模型从非EoE相关的GERD或吞咽困难患者中辨别出EoE(无组织学数据)的效果,该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接受上消化道

Am J Gastroenterol:内镜下切除术治疗SETs的安全性研究

对于起源于固有肌层 (MP) 的上消化道上皮下肿瘤(SETs),选择内镜下切除目前是一个公认的技术,不过关于该疗法的并发症高度可变,且相关数据较少,因此研究者进行了一项研究,对一个大型病例系统探究内镜下切除术的安全性。该研究共纳入了2005-6到2014-12月的726名患者,涉及733例起源于MP的上消化道SETs,均在内镜下切除。主要结局指标为:完全切除率、围手术期穿孔率、围手术期出血量。研究

Am J Gastroenterol:内镜和手术治疗早期胃癌(非劣性研究)

研究者对早期胃癌 (EGC)患者进行了一项研究,比较内镜切除和手术治疗的长期结局。该研究纳入了1290名内镜切除和1273名手术治疗的EGC患者。使用倾向评分匹配分析减少选择偏倚,最终涉及611对。主要结局指标:整体生存(OS)。次要结局指标:疾病特异性生存、无病生存(DFS)、无复发生存(RFS)、异时性癌症的发生、治疗相关的并发症、住院时间和30天的结局。研究数据显示,内镜切除术 vs. 手术

Gastrointest Endosc:内镜治疗肠化生完全缓解后复发率高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内镜治疗肠化生完全缓解(CRIM)后复发率高,因此,CRIM后的持续监测很有必要。论文发表于《消化内镜》杂志6月刊[Gastrointest Endosc2016,83(6):1090]。 该研究检索多个数据库中内镜治疗CRIM后的长期随访研究,估算CRIM后复发性肠化生、不典型增生Barrett食管和高度不典型增生(HGD)或食管腺癌(EAC)每人-年随访的汇总发病率,评估

DDW 2016:Endocuff 透明帽辅助结肠镜检查,安全可行但无增益

Endocuff内镜下透明帽可改善拔管过程中的可视性。即将在DDW2016上发布的来自英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即使无Endocuff透明帽辅助,标准结肠镜检查的腺瘤检出率(ADR)依然超过60%,Endocuff未能改善息肉检出率和ADR,但亦未造成任何不良事件、延长操作或引发附加不适。  此项研究共纳入531例参加英国肠癌筛查项目(BCSP)的患者,并依据患者是否参加筛查结肠镜检查或息肉监测对其

DDW 2016:高分辨率色素内镜监测溃疡性结肠炎显优势

在DDW2016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长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高分辨率色素内镜(CE)伴靶向活检在结肠炎相关性不典型增生病变检出方面不优于高分辨率白光内镜伴随机活检,但前者在所有不典型增生病变检出方面有改善趋势。  此项前瞻性多中心试验共纳入210例长期UC患者(广泛性结肠炎≥8年或左侧UC≥10年),并随机给予高分辨率白光内镜伴随机活检(HDWL)或高分辨率副送水功能CE伴靶向活检(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