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体内CRISPR编辑未发现脱靶效应

2018-09-15 海北 MedSci原创

最近,来自阿斯利康以及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体内脱靶的验证”(VIVO),这是一种高度敏感的策略,可以在体内稳健地识别CRISPR-Cas核酸酶的全基因组脱靶效应。

利用CRISPR-Cas基因组编辑核酸酶开发人类疾病疗法的应用具有光明的前景,但识别不需要的脱靶突变对临床转化很重要。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报导过能够可靠地鉴定体内脱靶效应,并经过充分验证的方法,这意味着目前尚不清楚这些突变是否存在,以及发生的频率。

最近,来自阿斯利康以及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体内脱靶的验证VIVO),这是一种高度敏感的策略,可以在体内稳健地识别CRISPR-Cas核酸酶的全基因组脱靶效应。研究人员使用VIVO和特意设计的指导RNA混杂,以显示CRISPR-Cas核酸酶可以在体内诱导小鼠肝脏中的大量脱靶突变。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还使用VIVO来证明适当设计的指导RNA可以指导小鼠肝脏中的有效体内编辑,而没有检测到脱靶突变。

VIVO提供了一种量化基因编辑核酸酶在整个生物体中的脱靶效应的一般策略,从而提供了一个蓝图,以促进使用体内基因编辑的治疗策略的发展。

原始出处:

Akcakaya P et al. In vivo CRISPR editing with no detectable genome-wide off-target mutationsNATURE, 2018; DOI: 10.1038/s41586-018-0500-9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海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8-09-17 yuandd
  2. 2018-09-15 明月清辉

    谢谢分享,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Nat Biotech:CRISPR又“摊上事”?“魔剪”或致大量DNA缺失和重排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自2013年以来就一直是研究热点,在疾病治疗上被寄予厚望。然而,这一新技术却暗藏很多潜在的安全问题,包括引发“意外突变”、增加癌症风险、受患者免疫系统“威胁”……现在,一篇最新研究再一次“泼冷水”:CRISPR会造成编辑位点附近出现大量DNA缺失和重排。

克睿基因获1700万美元A轮融资,启明创投领投

苏州克睿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克睿基因”)今日宣布已完成170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清松资本、盛鼎投资共同投资。

基因编辑公司博雅辑因(EdiGene)宣布完成亿元Pre-B轮融资,礼来亚洲基金领投

继8月2日宣布首位CEO就任后,基因编辑公司博雅辑因(EdiGene Inc.)迎来又一好消息。8月8日,博雅辑因宣布完成亿元Pre-B轮融资。本次融资由礼来亚洲基金领投、华盖资本跟投,公司A轮领投方IDG资本,中经合及龚洪嘉等投资人继续跟随投资。

Nature:里程碑!Science、Nature齐关注:斑马鱼之后,CRISPR再探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史

科学家们对哺乳动物发展史的窥探从未停止。《Science》上周发布一项突破成果——首次使用CRISPR跟踪了哺乳动物从单个卵子到有数百万细胞的胚胎的发育!这一成就使生物学家距离追踪复杂动物数十亿细胞中每一个细胞史更近了一步,为研究哺乳动物的发育与疾病提供了新窗口。

Commun Bio:用共价键提高CRISPR/Cas9的修复效率

近日在《通讯-生物学》发表的一项名为Increasing Cas9-mediated homology-directed repair efficiency through covalent tethering of DNA repair template的研究,描述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基因工程中心的Wendy Gordon的团队发现的能够增加Cas9介导的同源定向DNA修复的效率的研究。

科学家正在给CRISPR系统“瘦身”,为进入临床铺路

在过去的6年中,基因编辑技术CRISPR从一个不起眼的细菌免疫机制转变为生物学的明星工具,使研究人员能比以往更加精确且轻松地改变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