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 2014:对比6周期ET与8周期EC-T治疗腋窝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疗效

2014-05-31 刘小军 译 医学论坛网

摘要号:#1042 标题:6周期ET方案VS4周期ET方案序贯4周期EC-T方案辅助治疗腋窝淋巴结阳性可手术乳腺癌的比较 第一作者:袁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背景:了解6周期ET方案和4周期ET方案序贯4周期EC-T方案辅助治疗是否具有相似的疗效,更短的治疗时间和更低的毒副反应。 方法:本研究纳入了腋窝淋巴结阳性可手术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ET方案组

摘要号:#1042

标题:6周期ET方案VS4周期ET方案序贯4周期EC-T方案辅助治疗腋窝淋巴结阳性可手术乳腺癌的比较

第一作者:袁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背景:了解6周期ET方案和4周期ET方案序贯4周期EC-T方案辅助治疗是否具有相似的疗效,更短的治疗时间和更低的毒副反应。

方法:本研究纳入了腋窝淋巴结阳性可手术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ET方案组:EPI/TAX 75/175 mg/m2,共6周期,每3周重复;EC-T方案组:EPI/CTX 90/600 mg/m2,共4周期,每3周重复,然后序贯单药TAX 175 mg/m2,共4周期,每2周重复。主要研究终点为DFS。本研究设计的HR的95%CI上限为1.3。为达到a=0.05的差异,设计样本量905例。按10%的脱组率计算,共需样本量为996例。DFS的首次分析预计在50%患者完成入组时进行。

结果:从2009年8月至2013年10月,496例患者被纳入到本研究中,445例患者按规定完成了治疗。EC组入组214例患者,另外231例患者纳入到EC-T组。两组患者的特征匹配良好。两组患者的中位年龄49岁。在EC-T和ET组,分别有87.4%和92.2%的患者为ER/PR阳性。中位随访时间35.5月,观察到28个临床事件(每组各14个)。EC-T和ET组4年的DFS为91.3%和91.4 (log-rank p= 0.719,HR = 0.873, 95%CI = 0.416-1.832)。两个化疗方案均耐受良好。EC-T和ET组各有92.1% 88.7%的患者完成了治疗。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贫血,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结论:对于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6周期ET方案与8周期EC-T方案的毒副反应相似。两个化疗方案的疗效有待更多的患者入组、以及更长的观察随访时间后明确。临床试验信息:NCT01134523.

研究链接:Comparison of six cycles of epirubicin and paclitaxel (ET) versus four cycles of epirubicin and cyclophosphamide, followed by four cycles of paclitaxel (EC-T) as adjuvant therapy for operable breast cancer in women with positive axillary nodes. (Abstract 1042)


作者:刘小军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SCO 2014:多发肺毛玻璃结节的NSCLC不一致的驱动基因突变的发生率

摘要号:#11068 第一作者:任胜祥,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 标题:多发肺毛玻璃结节的NSCLC不一致的驱动基因突变的发生率 背景:在各种恶性肿瘤包括非小细胞肺癌中都已经发现了Intertumor异质性。与肺外转移相比,多肺结节患者具有显著较高的异质性。本研究的目标是在有多个肺内毛玻璃结节(GGNs)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比较已知的驱动突变的分布

ASCO 2014:T790M的异质性状态影响EGFR-TKI耐药NSCLC的化疗结果

摘要号: 11049 第一作者:郑迪,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 标题:EGFR-TKI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EGFR-T790M获得性突变的动态无创监测及其异质性发现 背景:EGFR-T790M突变是下一代EGFR-TKI的一个有价值的靶点,大约一半的EGFR突变阳性使用EGFR-TKI的NSCLC患者发生获得性耐药的原因是EGFR-T790M突变。在血浆中

ASCO 2014:修复miR-18a或可预防黑色素瘤继发性耐药

摘要号:#9040 第一作者:郭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 标题:修复microRNA-18a对继发性耐伊马替尼转移性黑色素治疗作用的提高效应 背景:伊马替尼对携带c-kit基因突变的黑色素瘤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然而,大多数的黑色素瘤病人对伊马替尼很快产生耐药。在胃肠道间质瘤中已经表明,基因突变、易位、缺失、扩增以及表观遗传变化都参与了伊马替尼的继发

ASCO 2014:用于乳腺癌化疗所致粒缺发热临床预测模型的验证研究

摘要号:#1055 第一作者:陈凯,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 摘要 背景:本研究致力于证实一个用于早期乳腺癌化疗粒缺发热(FN)的预测模型(Jenkin’s 模型)。 方法:接受新辅助或辅助化疗(蒽环和/或紫衫为基础)的428例患者,没有预防性使用GSF者被纳入本研究。使用Jenkin’s 模型,对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和淋巴细胞绝对值(ALC)

ASCO 2014:卡培他滨联合PA-MSHA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安全性良好

标题:铜绿假单胞菌-甘露聚糖-敏感性血清素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既往使用过蒽环和紫杉醇的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的Ⅱ期临床研究 摘要号:1053 第一作者:吕方芳,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背景:尽管有很多的重要的治疗进展,转移性乳腺癌(MBC)仍具不可治愈性。临床前研究表明,铜绿假单胞菌-甘露聚糖-敏感性血清素(PH-MSHA)对乳腺癌细胞具有抗增殖作用,在

ASCO 2014:内分泌治疗/化疗+VEGFR-TKI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荟萃分析

作者: Yucai Wang 摘要号:#1052 背景:在化疗或者内分泌治疗基础上增加VEGFR-TKI治疗晚期乳腺癌颇有争议。我们评估了相关RCT研究进行荟萃分析,系统评价了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VEGFR-TKI在晚期乳腺癌的生存获益和安全性。 方法:我们搜索了PubMed, Web of Science, ASCO和ESMO数据库。纳入的符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