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JAK2 V617F和CALR突变的人群发生率和表现

2019-06-24 MedSci MedSci原创

JAK2 V617F和calrenetin突变(CALR)是骨髓增生性肿瘤(MPN)中常见的驱动突变。在普通人群中可检测到JAK2 V617F,但尚无研究调查CALR的发生率。Sabrina Cordua等人开展研究来明确CALR和JAK2 V617F的人群发生率,同时评估有携带这两个突变的MPN患者和非MPN患者的生化特征和生活方式风险因素。2010年-2013年,共招募了19 958位受试者,

JAK2 V617F和calrenetin突变(CALR)是骨髓增生性肿瘤(MPN)中常见的驱动突变。在普通人群中可检测到JAK2 V617F,但尚无研究调查CALR的发生率。

Sabrina Cordua等人开展研究来明确CALR和JAK2 V617F的人群发生率,同时评估有携带这两个突变的MPN患者和非MPN患者的生化特征和生活方式风险因素。

2010年-2013年,共招募了19 958位受试者,通过数字PCR来筛查JAK2 V617F和CALR。645位受试者携带阳性突变(3.5%),其中16位(2.5%)在起始时即患有MPN。613位受试者为JAK2 V617F阳性(等位基因负荷[平均{SE}:2.1{0.34}%),32位受试者为CALR阳性(等位基因负荷:7.5{2.2}%),与人群发生率相符(分别为3.1%[CI 2.8-3.3%]和0.16%[CI 0.11-0.23%])。年龄增长、吸烟和酒精均是突变的危险因素。

无论是否患有MPN, JAK2 V617F阳性均会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每增加一百分比等位基因负荷确诊MPN的优势比为1.14(95% CI 1.09-1.28,p=1.6x10-10)。

突变阳性的血细胞计数高于无突变的血细胞计数,40%的阳性突变的非MPN患者的血细胞计数高于或等于对照的。

总而言之,本研究展现了新的CALR和JAK2 V617F的人群发生率,要比敏感性差的方法高出3-30倍。突变阳性的非MPNs患者的血细胞计数增多,有助于引起对人群中MPN诊断不足的关注。


原始出处:

Sabrina Cordua, et al.Prevalence and phenotypes of JAK2 V617F and Calreticulin mutations in a Danish general population. Blood 2019 :blood.2019001113; doi: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19001113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Blood:JAK2抑制剂芦可替尼上市后的思考

JAK2抑制剂上市已近7年,极大改变了骨髓增殖性肿瘤的治疗现状。意大利的Passamonti教授在BLOOD杂志上撰文,详细阐述了JAK抑制剂的治疗结果,着重描述了芦可替尼的临床应用与管理,并明确了未来骨髓纤维化治疗的新需求。

NEJM:扎心了!治疗骨髓纤维化的JAK2抑制剂竟会导致淋巴瘤!

作为一种恶性血液肿瘤,骨髓纤维化的整体中位生存时间为5.7年,高危患者生存期仅为2.3年。针对骨髓纤维化没有十分有效的控制办法,只能用传统的药物来控制疾病进程或减轻症状。

Stem cells:JAK2V617F突变型巨核细胞可通过促血小板生成素/MPL信号促进造血干/祖细胞扩增

骨髓增生性肿瘤(MPNs)是以造血干细胞/祖细胞(HSPC)扩增和成熟血细胞过度产生为特征的干细胞疾病。获得性激酶突变JAK2V617F在这类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HSPC在MPNs中的扩增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限制了治疗措施的疗效。MPNs患者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巨核细胞(MK)增生。zhangyu等人既往发现JAK2V617F突变型MKs可导致小鼠罹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随HSPC扩增。现其再次发现J

CLIN CANCER RES:MET致癌活化和JAK2失活会影响肺癌PD-L1表达

PD-L1和PD-1等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正在几种恶性肿瘤中进行研究。CLIN CANCER RES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肺遗传学对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监视检查点的作用。

NEJM:骨髓增生性肿瘤的分类及个体化预后

研究人员通过综合基因组特征识别了不同的遗传亚类,并根据因果生物学机制对骨髓增生性肿瘤进行了分类。将基因组数据与临床变量相结合,可以对患者的预后进行个性化预测,并可能为治疗骨髓增生性肿瘤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