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Clin Invest:NGS提早发现前列腺癌“指纹”,助力其诊断和治疗监测

2020-03-11 竹子 转化医学网

导读:现有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试不能很快识别癌症是否扩散,研究人员在血检中发现一种早期循环生物标志物,提高了识别的敏感度,可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导读:现有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试不能很快识别癌症是否扩散,研究人员在血检中发现一种早期循环生物标志物,提高了识别的敏感度,可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近日,伦敦大学学院(UCL)的科学家在《临床研究杂志》上发表研究,发现使用下一代测序(NGS)可以识别血液中前列腺癌的最早基因变化,可检测癌症是否扩散,能够大大改善前列腺癌男性的预后。

先前的研究集中在组织样本中,但是这需要进行侵入性活检。

研究人员说,他们在血液中成功发现了一种前列腺组织的“指纹”,或称为早期循环生物标志物,当被发现时就可以识别出癌症正在扩散。由于可以通过简单的验血(通常称为液体活检)检测到这一点,因此内科医生可以定期并实时监测癌症对治疗的反应。

未来的研究人员将查看该测试是否可以补充或取代现有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试,该测试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首席作者吴安瑞博士(UCL癌症研究所)说:“转移性前列腺癌是该病最危险的晚期阶段,其治疗反应和临床进展可能有很大差异。

“我们迫切需要生物标记物,以帮助我们确定每个患者的癌症病程,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由于难以获得肿瘤活检组织,能够尽早在血液中识别出前列腺癌的DNA特征,将有助于更好地监测患者并协助更有效的治疗选择和组合。”

在这一概念验证研究中,研究人员着手研究一种称为DNA甲基化的过程,即DNA分子中可影响基因功能的化学变化,并已在组织中进行了研究。

为此,使用NGS同时分析了25位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无循环细胞DNA(释放到血浆中的降解DNA片段)的甲基化和基因组图谱。作为对照,还分析了四个健康的血浆样品。

该研究小组通过查询分子图谱,以确定循环肿瘤DNA(ctDNA)甲基化,该甲基化可用于敏感地追踪肿瘤含量的变化。

传统上,从血液中提取的循环无细胞DNA的数量和质量可能受到限制:令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在患有前列腺癌的男性血液样本中,有1000多种针对前列腺的甲基化变化。利用这一发现,他们将这些变化发展成为一种特征(可以在临床中使用的血液测试),以追踪血液中的前列腺遗传物质以监测癌症的活动。

伦敦大学学院癌症研究所的格特·阿塔尔德(Gert Attard)教授说:

“我们现在正在试验患者中测试我们的新技术,看它是否可以补充或替代传统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用于诊断、风险分配和监测治疗效果。

“我们相信增加的敏感性和我们获得的其他信息将大大改善晚期前列腺癌男性的预后。”

伦敦大学学院医学院院长马克·恩伯顿(Mark Emberton)教授说:“最近,液体活检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这项测试可能是第一个告诉我们,在扩散到足够大的影像学检查之前,癌症已经进入血液。这使针对前列腺癌扩散风险最高的男性进行治疗成为可能。”

原始出处:

Anjui Wu, Paolo Cremaschi, Daniel Wetterskog, et.al. Genome-wide plasma DNA methylation features of 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JCI March 9, 2020

作者:竹子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Oncogenesis:长期接触镉能够诱导良性前列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

流行病学证据表明了镉(Cd)是前列腺癌的一种诱发因素,但是Cd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影响仍旧不清楚。最近,有研究人员确定了是否Cd接触能够恶性转化BPH1细胞以及探索了潜在的机制。研究通过RNA测序解析了与BPH1转化有关的分子信号,并发现Cd能够诱导小脑锌指2(ZIC2)在BPH1细胞中的表达。研究人员也注意到了Cd接触能够增加ZIC2在Cd转化的BPH1细胞中的表达,从而反过来促进非锚定

Sci Rep:液体活检再次开花,尿液分析助力前列腺癌诊断!

导语: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是当下炙手可热的研究方向,相比传统的病理活检,其最大的优势就是样本易得,比如最常见的血液,腹腔胸腔积液,再到无创诊断的尿液...

Oncogene:具有短聚谷氨酸尾巴的雄激素受体能够增强Wnt/β-连环蛋白介导的前列腺致瘤过程

人类雄激素受体(AR)聚谷氨酸(polyQ)尾巴的多样性表明了群体的异质性存在。非裔美国男性要比白种美国男性具有显著更高频率的短polyQ尾巴。polyQ尾巴的长度与前列腺癌风险、起始年龄和诊断时侵入情况呈负相关关系。Wnt信号的异常激活经常在晚期前列腺癌中发生,并且在非裔美国男性中富集雄激素和Wnt信号激活。最近,有研究人员在新建立的小鼠前列腺致瘤模型中评估了AR的异常表达情况,这些小鼠存在不同

Sci Rep:Survivin的亚细胞区室化与前列腺癌的恶化和预后相关

Survivin的亚细胞区室化在前列腺癌的生物学和预后中的作用仍旧未知。因此,有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定量免疫组化在不少于3000个前列腺癌患者中调查了Survivin的亚细胞定位情况,并对公共数据库中的250名前列腺癌患者和健康捐赠者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Survivin(BIRC5)基因表达在原发前列腺癌和转移中增加,但在复发和非复发前列腺癌中没有差异。Survivin免疫组化(IHC)染

NEJM:MRI靶向 vs系统活检用于前列腺病变检查

研究认为,MRI靶向前列腺活检联合系统活检可最大程度降低前列腺癌误诊风险

Prostate Cancer P D: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中雄激素受体状态和AR-null表型的基于免疫组化评估

基于分子和免疫组化的前列腺肿瘤分析阐释了在转移性疾病中雄激素受体(AR)基因和蛋白的高频变异。其中包括了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中的AR-null非神经内分泌表型,且对雄激素后踢信号抑制剂敏感度较弱。该AR-null非神经内分泌表型被认为与TP53和RB1变异相关。因此,有研究人员阐释了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分子情况与AR/P53/RB免疫组化的关系和相关的临床联系。研究包括了27个转移去势抵抗性前

拓展阅读

Radiology:T2加权前列腺MRI的深度学习超分辨率重建

现阶段,不同的实践和技术方法已被应用于减少前列腺MRI的采集时间。除了依赖于传统的获取和重建技术的方法之外,深度学习 (DL) 图像重建也被证明可以减少采集时间,同时保持高图像质量。

Radiology:MRI和影像学引导活检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及评估

前列腺磁共振成像研究证实了MRI作为活检前检查的价值;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系统活检提供了额外的诊断率。

85岁父亲罹患前列腺癌检出BRCA2胚系变异,50岁女儿后续检出相同变异并确诊乳腺癌

本文介绍了一例患有晚期PCa的男性患者,在 85 岁就诊时处于疾病晚期,携带潜在的BRCA2突变。

Eur Urol Focus:部分腺体冷冻消融术与机器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癌症控制效果比较

研究人员比较了前列腺癌部分腺体冷冻消融术(PGC)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的肿瘤学结果。结果发现,PGC治疗失败的风险几乎高出五倍。

Eur Urol Focus:人工智能辅助经会阴活检计划对前列腺癌疑似患者的诊断效用: 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研究人员比较了 PI-RADS 和 CAD 进行活检计划与仅使用 PI-RADS 进行活检计划的诊断效用比较情况。结果发现,用于 TPB 计划的 CAD 工具提高了 csPCa 的检出率。

Eur Urol Oncol:生化反应<0.1纳克/毫升可预测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靶向挽救手术后的无治疗生存期

研究人员评估了 PSA<0.1 ng/ml 是否能预测 PSMA-RGS 挽救手术后的 TFS。结果发现,较低的生化反应(PSA <0.1 ng/ml)似乎预示着较长的 T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