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Diab & Endo:人工胰腺为1型糖尿病患者整夜无低血糖事件护航

2014-12-02 MedSci MedSci原创译

研究背景: 人工胰腺是近来兴起的1型糖尿病治疗新技术,目前有两种配置模式:单激素(仅胰岛素)和双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本文我们旨在描述胰高血糖素在人工胰腺系统中的作用。 研究方法: 我们在12周岁以上的1型糖尿病受试者中开展了一项随机交叉研究,干预措施包括双激素人工胰腺、单激素人工胰腺和传统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泵疗法。所有受试者按1:1:1:1:1:1区组随机化法分配到三种干

研究背景:

人工胰腺是近来兴起的1糖尿病治疗新技术,目前有两种配置模式:单激素(仅胰岛素)和双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本文我们旨在描述胰高血糖素在人工胰腺系统中的作用。

研究方法:

我们在12周岁以上的1糖尿病受试者中开展了一项随机交叉研究,干预措施包括双激素人工胰腺、单激素人工胰腺和传统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泵疗法。所有受试者按1:1:1:1:1:1区组随机化法分配到三种干预方式组中,并且共接受324h的随访评价。患者在使用单激素人工胰腺期间,根据血糖感受器读数和胰岛素用量预测值来调整胰岛素用量。使用双激素人工胰腺期间,低血糖或血糖下降时加用胰高血糖素。接受传统胰岛素泵期间,行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本研究未采用盲法。主要观察结局是血糖控制到目标范围内的持续时间(血糖目标值为餐后2小时:4.0-10.0 mmol/L和其余时间段4.0-8.0 mmol/L)。低血糖事件定义为血糖<3.3 mmol/L并伴有症状或<3.0 mmol/L不论是否伴有症状。研究纳入至少完成两次随访的患者,后基于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值<0.01670.05/3)定义为有统计学意义。本项临床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注册号为NCT01754337

研究结果:

单激素人工胰腺、双激素人工胰腺和传统胰岛素泵治疗在24h内达到血糖控制标准时间占比平均值(括号内为标准差)分别为62%18)、63%18)和51%19)。单激素人工胰腺与传统胰岛素泵治疗的平均血糖达标时间差为11%17p=0.002),双激素人工胰腺与传统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为12%21p=0.00011)。单激素人工胰腺与双激素人工胰腺系统在目标血糖值达标时间比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15p=0.75)。低血糖事件在传统胰岛素治疗组中出现52次(有12次有症状),单激素人工胰腺组13次(5次有症状)和双激素人工胰腺组9次(均无症状)。夜间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次数分别为13次(均无症状)、0次和0次。

研究结论:

单激素和双激素人工胰腺系统较传统胰岛素泵治疗对血糖控制效果更好。单激素人工胰腺即能满足无低血糖风险的夜间血糖控制要求。

原始出处:

Ahmad Haidar, Laurent Legault, Virginie Messier, Tina Maria Mitre, Catherine Leroux,Rémi Rabasa-Lhoret. Comparison of dual-hormone artificial pancreas, single-hormone artificial pancreas, and conventional insulin pump therapy for glyca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an open-label randomised controlled crossover trial.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27 November 2014.

本文是MedSci原创编译整理,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原文链接。谢谢!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5-10-07 dearluodi

    好好学习学习

    0

  2. 2015-10-07 dearluodi

    好好学习学习

    0

  3. 2015-10-07 dearluodi

    好好学习学习

    0

  4. 2015-04-14 howi
  5. 2015-06-08 ljjj1053

    好好学习学习

    0

相关资讯

奥地利研发出新型人工胰腺

  奥地利格拉茨JR卫生研究所研发出一种代号为SPIDIMAN的胰岛素给药系统(人工胰腺),它的传感器安装在患者腹部皮下,采用“单端口技术”,即只通过一条嵌在腹部脂肪组织中的集成式导管,同时完成血糖测量和胰岛素注射工作。   该装置能实时监测患者血糖水平,由于采用了新的葡萄糖传感技术,血糖测量精度高,在此基础上计算出的胰岛素用量也更加精确,因此能更好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NEJM:人工胰腺降低院外患者夜间低血糖

人工胰腺降低院外患者夜间低血糖    以色列国家儿童糖尿病研究中心Phillip等人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与传感器增强型胰岛素泵治疗相比,人工胰腺体系治疗院外糖尿病患者可减少夜间低血糖症,且血糖控制得到改善。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新一期的《新英格兰杂志》[N Engl J Med. 2013 Feb 28;368(9):824-3

科学家力图用人工胰腺应对Ⅰ型糖尿病

2013年4月的一个早晨,一位名叫Jane的女人在英国剑桥阿登布鲁克医院办理了出院手续。在过去的24小时里,她的身体通过一些管子与医疗设备相连并进行治疗。出院后,她将这些设备带回家,希望因此摆脱困扰她30年的I型糖尿病。小盒子这些设备包括一个胰岛素泵、一台血糖传感器和一个平装书大小的计算机,从而组成了人工胰腺的原型。它们对糖尿病患者所缺乏的胰腺功能进行复制:在血糖水平上升时可以产生胰岛素。目前

Diabetes Care:闭环式可穿戴人工胰腺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初步探索了通过基于智能电话的数据管理平台、在门诊患者中使用闭环式可穿戴人工胰腺的疗效和安全性。来自欧美4个中心共20例 1型糖尿病患者,随机进入开环(open-loop,OL)或闭环式(closed-loop)人工胰腺干预组 ,在两个40小时门诊疗程中,主要观察低血糖风险下降情况。闭环人工胰腺与开环人工胰腺相比,采用低血糖指数评估其效应为0.64 (p=0.003),每个周期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