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孤立性颈内动脉闭塞的急性轻微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是否应该进行溶栓治疗?

2022-09-10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在患有iICAO的轻度中风人群中,虽然两组的7天内END率和3个月的结果相似,但IVT后END-特别是动脉间栓塞引起的END发生得更早。

最近有研究报道,在孤立的颈内动脉闭塞(即没有额外的颅内闭塞)的小卒中中,静脉溶栓(IVT)后24小时内出现30%的早期神经系统恶化(END),主要是由于动脉到动脉的栓塞。在此,有研究人员假设在这种情况下,IVT--与不使用IVT相比--可能会促进END,特别是通过血栓碎裂而有利于动脉到动脉的栓塞。

在一个大型的多中心回顾性数据库中,该研究比较了2006年至2020年期间在症状发生后4.5小时内接受IVT或抗血栓治疗的轻度卒中(NIHSS评分<6)孤立的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各中心纳入日期不同)。主要结果是24小时内的END(24小时内NIHSS量表积分增加≥4分),次要结果是7天内的END(END7d)和3个月的mRS量表评分0至1。

总的来说,34个中心共纳入189名患者(IVT=95;抗栓剂=94[抗血小板,n=58,抗凝剂,n=36])。46名(24%)和60名(32%)患者分别在24小时内发生了END和END7d。两组的临床和放射学变量相似,但IVT组的NIHSS量表明显较高(中位数为3比2),发病至成像时间较短(124比149分钟)。

在IVT治疗后,24小时内结束治疗的频率更高(33%对16%,RR=2.01[95%CI,1.07-3.92];P=0.03),原因是动脉对动脉栓塞的几率更高(20%对9%,P=0.09)。然而,END7d和3个月的mRS量表0-1分在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END7d:HR=1.29[95%CI,0.75-2.23];P=0.37;mRS量表0-1分:OR=1.1[95%CI,0.6-2.2];P=0.71)。IVT组的END7d发生得更早。

在患有iICAO的轻度中风人群中,虽然两组的7天内END率和3个月的结果相似,但IVT后END-特别是动脉间栓塞引起的END发生得更早。

参考文献:

Should Patients With Acute Minor Ischemic Stroke With Isolated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 Be Thrombolysed? Stroke. 2022;0:10.1161/STROKEAHA.122.03922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troke: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中血管性水肿

由此可见,体素分析将溶栓相关的OA与右岛叶内病变联系起来。溶栓相关OA患者的血压较低可能反映缓激肽效应,导致血管舒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

Chest:肺栓塞引起的院外心脏骤停复苏期间溶栓治疗可提高30天的生存率

由此可见,在确诊为PE且在住院期间自发循环恢复的OHCA患者中,CPR期间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与未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相比,30天生存率显著提高。

JAM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时效性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良预后风险

研究认为,对于在65岁以上接受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较短的入院至溶栓治疗时间与1年内较低的全因死亡率和全因再入院率相关

Neurology:服用达比加群卒中患者的溶栓治疗

达比加群酯(达比加群)是一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已被证明可预防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伊达鲁珠单抗(Idarucizumab)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片段,旨在逆转达比加群的抗凝作用。伊达鲁珠单抗与达比加群的

Neurology:轻症的脑中风,溶栓和取栓联合治疗效果更好

轻症的脑中风,溶栓和取栓联合治疗效果更好

Stroke:刘建民教授:血管闭塞部位是否会对血栓切除术前静脉溶栓有影响?

闭塞位置并不能为选择符合血管内治疗条件的患者的静脉阿替普酶决策提供参考。

拓展阅读

JACC:对侧颈动脉闭塞对颈动脉血运重建术患者的预后影响

对侧颈动脉闭塞(CCO)的存在是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的患者公认的高危特征,传统上也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的适应症。最新观测数据令人质疑CCO是否仍是CEA的高危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