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troenterology:干细胞疗法用于肛瘘治疗

2017-04-11 zhangfan MedSci原创

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生物基质可以有效的缓解克罗恩病导致的肛瘘

克罗恩病(CD)患者往往伴随着肛周瘘经常性复发。研究人员为此招募了12例克罗恩病患者,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I期临床试验,其目的是考察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作为生物基质是否可以用于肛瘘的治愈以及考察由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导致的与肛瘘治疗无关的不良事件。

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进行了6个月后,12名患者中有10人(83%)完成了临床治疗并对射线标记显示结果为阳性达到了主要终点,试验中无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结果表明,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生物基质可以有效的缓解克罗恩病导致的肛瘘,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验证试验已经计划进行。

原文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zhangf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便血、回盲部溃疡、肛瘘合并骶髂关节炎1例

         病历简介   Step 1 病历简介   主诉 38岁男性,主因“便血6年,肛周分泌物1年,发现回盲部溃疡9个月”入院。   现病史 患者6年前间断便中带少量鲜血,血与大便不混合,大便成形,结肠镜检查结果提示:

挂线引流术联合药物治疗克罗恩病合并肛瘘的疗效比较

为了比较挂线引流术联合抗TNF-α单抗和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克罗恩病合并肛瘘的临床疗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4年2月医院收治的37例克罗恩病合并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17例患者行挂线引流术联合抗TNFα单抗治疗(抗TNF-α单抗组),20例患者行挂线引流术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免疫抑制剂组)。比较两组患者瘘口愈合比例、瘘口未愈合比例、肛瘘复发比例、肛瘘复发后再次手术比例

常见消化道瘘的影像学表现--肛瘘

肛瘘主要是由肛周炎症或手术所致,常规瘘管造影和CT检查在肛瘘的诊断和定位以及瘘管的显示方面价值有限,而高场强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成像的能力,可以清晰显示瘘管、瘘口及肛周炎性反应和肛周脓肿,并可对复杂肛瘘进行分类。我国学者研究表明,磁共振对瘘管的检出率均为100%,对内口的检出率高达95.7%,对脓腔的诊断准确率达100%。 肛瘘的MRI表现取决于肛瘘的分型或分级。依据肛瘘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