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atology:“肝豆状核变性”判定新标准---中国作者给出更**的方法

2015-08-10 杨旭等 肝脏病学杂志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一项历时近10年的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肝脏病学杂志》,该研究针对肝豆状核变性(威尔逊病,俗称肝豆)这一重大疑难病给出了全新判定标准,被国际论文评阅人评价为该领域“里程碑式”的论文。这也是我国肝豆病研究成果首次在该杂志发表。“肝豆”是一种重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累及肝脏和神经系统,其误诊率极高,暴发性病死率接近100%。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肝铜含量一直被公认为诊断该病的“金标准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一项历时近10年的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肝脏病学杂志》,该研究针对肝豆状核变性(威尔逊病,俗称肝豆)这一重大疑难病给出了全新判定标准,被国际论文评阅人评价为该领域“里程碑式”的论文。这也是我国肝豆病研究成果首次在该杂志发表。


“肝豆”是一种重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累及肝脏和神经系统,其误诊率极高,暴发性病死率接近100%。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肝铜含量一直被公认为诊断该病的“金标准”,但对其临界值却存在争议。过去一般认为是250微克/克干重。直到2005年,最佳临界值被国外著名学者修正为75微克/克干重。然而,该标准在临床上的运用仍存缺陷。

湘雅二医院感染科教授杨旭领导的团队从1995年开始致力于肝豆病的诊治研究。在2005年的新标准提出后,他们发现与临床实际并不相符。迄今世界上最系统、最完整、病种最全、病例数最多的肝铜研究由此展开。经对178例肝豆病患者及513例其他肝病患者进行肝活检发现,肝铜含量209微克/克干重才是诊断“肝豆”的最佳临界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达99.4%和96.1%。

“我们设计了一个非常简便、可靠、准确的肝铜测定方法,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取样和实验误差,而且我们证明该方法是安全的,这一方法今后有可能成为国际上肝铜测定标准方法。”杨旭告诉记者,“如果肝铜小于209微克/克干重,可以排除肝豆状核变性。”这一结论与当前国际上流行的认识迥异,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价值。

研究人员还发现:14岁以下儿童患者肝铜含量更高,肝病型患者比神经型患者含量更高,而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对肝铜含量无明显影响,均推翻了以往观点。

原始出处:

作者:杨旭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1. 2016-01-16 medsic

    嗯,

    0

  2. 2016-01-16 medsic

    嗯,

    0

  3. 2016-01-16 medsic

    赞!

    0

  4. 2016-01-16 medsic

    赞!

    0

相关资讯

肝豆状核变性的分子机制及诊疗建议

  神经精神症状是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重要表现之一   肝豆状核变性在欧美人群中发病率为1~3/10万,基因携带率为1/90,而其在东亚国家,如中国、日本和韩国发病率更高,韩国报告发病率达1/3000,我国台湾报告基因携带率为3/100,香港估计发病率为1/5400,内地尚无相关流行病学资料,但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发病率可能更高。   肝豆状核变性致病基因ATP7B定位于13q14.3,编码一种

理清肝豆状核变性诊治思路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Wilson)病,是一种遗传代谢障碍性疾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铜代谢障碍,铜在肝、中枢神经系统、角膜等多种组织器官过量沉积,引起组织器官损伤。如能早诊早治,大多数患者的症状都可获得改善,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和正常的寿命。但是,本病起病常较隐匿,临床表现又极其复杂,因此临床上常无法早期确诊,以致延误治疗,致残和致死率均很高。   本版特邀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及上海复旦大学

EASL发布2012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病)临床实践指南

2012年2月份,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推出该学会的首部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威尔逊氏病)的诊疗指南,下面是该指南的推荐要点! 推荐要点: ? 任何病因不确定的肝功能异常或神经运动障碍的患者均应考虑肝豆状核变性应的诊断。单独年龄一项不应该作为排除威尔逊氏病的诊断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