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近1/3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入院时被误诊

2016-09-05 MedSci MedSci原创

一个大型队列研究发现,在英格兰和威尔士,近三分之一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入院之初被误诊,该研究已发表于European Heart Journal: Acute Cardiovascular Care。 研究数据来自心肌缺血国家审计项目,参与此项目的患者来自英格兰和威尔士的243家急诊医院,出院时的最终诊断为心肌梗死。 研究者发现564412名病人中近三分之一的患者(29.9%,1685

一个大型队列研究发现,在英格兰和威尔士,近三分之一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入院之初被误诊,该研究已发表于European Heart Journal: Acute Cardiovascular Care。

研究数据来自心肌缺血国家审计项目,参与此项目的患者来自英格兰和威尔士的243家急诊医院,出院时的最终诊断为心肌梗死

研究者发现564412名病人中近三分之一的患者(29.9%,168534名)出院时诊断为ST段(STEMI)或非ST段(NSTEMI)抬高心肌梗死,而在最初入院时的诊断并非如此。女性、老年人和有并发症的病人STEMI和NSTEMI的初诊误诊风险更高。

研究发现,误诊患者很少能接受指南推荐的治疗和护理,其死亡率比正确诊断者显著升高。误诊的STEMI患者初诊至死亡的时间缩短了21%(时间比为0.78,95%可信区间为0.74-0.83)。

初诊误诊的STEMI 和NSTEMI患者接受院前心电图检查(分别为24.3%和21.5%)、阿司匹林(61.6%和48.5%)、心脏科医师护理 (60.0%和51.5%)和有创性冠状动脉手术(38.8%和29.2%)的比率较低。

研究者估计,如果患者入院时得到正确诊断,每年将能避免至少250名(33名STEMI和218名NSTEMI)患者死亡。

该研究领导者Chris Gale,来自英国利兹心血管和代谢医学研究所,总结道,“早期和精确的诊断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结局上具有巨大的潜力,尤其是在NSTEMI 患者中。”研究人员认为入院前更多使用心电图检查可以提高STEMI的早期诊断。

原始出处:

Susan Mayor. Acute MI is initially misdiagnosed in nearly a third of patients, study finds. BMJ 2016; 354 doi: http://dx.doi.org/10.1136/bmj.i4713.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2)
#插入话题
  1. 2016-09-10 1def6e10m76(暂无匿称)

    很好的课程,学到很多,继续学习。

    0

  2. 2016-09-10 1def6e10m76(暂无匿称)

    很好的课程,学到很多,继续学习。

    0

  3. 2016-09-10 1def6e10m76(暂无匿称)

    很好的课程,学到很多,继续学习。

    0

  4. 2016-09-10 1def6e10m76(暂无匿称)

    很好的课程,学到很多,继续学习。

    0

相关资讯

JACC:心室辅助装置可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急性心脏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通过常规治疗后的死亡率较高。这项研究旨在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心室辅助装置(VAD)持久治疗的结果。在INTERMACS(机械辅助循环支持注册)研究中,研究人员纳入了AMI接受VAD装置的患者,与非AMI症状接受VAD的患者进行了比较。502例AMI患者植入了VAD:443例接受左心室辅助装置;33例接受双心室辅助装置;26例接受全人工心脏

JACC: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未见任何益处

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可改善心肌梗死(MI)后心脏衰竭(HF)的结果。这项研究旨在评估在急性心肌梗死(不论是否存在HF或左心室(LV)功能障碍)患者中早期MRA方案的好处。研究人员随机分配1603例患者接受标准治疗加单次静脉注射坎利酸钾(200毫克)的MRA治疗方案,其次是口服安体舒通(25毫克,每天一次)治疗6个月,或接受单独标准治疗。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死亡,心脏骤停复苏,显著室性心律失

BMJ研究新闻:低体重者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死亡风险更高

据发表于PLOS Medicine的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即使是校正了合并症以及评估恶病质和虚弱的措施后,仍可发现与正常体重的患者相比,低体重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死亡风险较高。

JACC:血浆丝氨酸蛋白酶Corin 水平可显著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在动物模型和人类的最近研究已经表明,丝氨酸蛋白酶是参与盐水平衡,血压,和心功能的调节的重要物质。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调查血浆可溶性丝氨酸蛋白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预后价值。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在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招募了1382例连续AMI患者,使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分析探讨了血浆丝氨酸蛋白酶和AMI结果的关联。较低的丝氨酸蛋白酶水平的患者更可能是女性,并有高血压和心脏衰竭(HF)的历史。

ω-3脂肪酸减轻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大剂量的ω-3脂肪酸治疗可减轻患者左室重构、非梗死心肌纤维化及全身性炎症的血清标志物。

综述: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 aortic balloon pump, IABP)在1968年由Kantrowitz等[1]首先应用于临床,初期主要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术后左心室衰竭。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