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小细胞肺癌有新方法

2017-04-01 佚名 健康报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一项900多例的临床实践证实,通过体内一种血清新蛋白(ProGRP)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可精确检测出小细胞肺癌。这意味着,只要“抽点血”、花60多元,便能在最快1个小时内给肺癌分类分型,对指导后续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重大意义。该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研究通讯》上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一项900多例的临床实践证实,通过体内一种血清新蛋白(ProGRP)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可精确检测出小细胞肺癌。这意味着,只要“抽点血”、花60多元,便能在最快1个小时内给肺癌分类分型,对指导后续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重大意义。该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研究通讯》上。

该院胸部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首席专家陈海泉教授介绍,小细胞肺癌患者约占肺癌患者总数的20%。临床实践中,有些患者因肿瘤位置深匿、伴有其他疾病,不能接受病理活检,只能使用血肿瘤标志物(NSE)检测法进行分类分型,但该方法对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辨认度不足,且易受溶血等因素干扰,时常给后续临床方案的制订造成困难。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临床实践证实,ProGRP肿瘤标志物在小细胞肺癌的检测中较敏感,在一项针对ProGRP标志物在9个不同肿瘤中的特异性表达谱中,它在小细胞肺癌的出现阳性率最高,达66%,而其他8种肿瘤(如乳腺癌胰腺癌等)阳性率均低于10%;后续研究进一步证实,ProGRP标志物在鉴别诊断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时敏感度可达72%,特异性为95%。对此,该院检验科主任郭林教授表示,ProGRP标志物检测法鉴别小细胞肺癌的敏感性优于传统的NSE标志物。

该院检验科卢仁泉教授介绍,ProGRP除能确定肺癌类型外,还能评估疗效和预测复发情况。若发现该标志物明显升高(超过25%),应在1个月内复测1次;如仍然升高,则提示肿瘤可能复发或转移,患者需进行其他检查(如影像学检查)进一步确认。从目前的实验数据来看,ProGRP也是监测肿瘤复发和转移较敏感的肿瘤标志物,敏感度高达74%,随访期的肺癌患者需充分重视此项指标。

目前,ProGRP指标在临床中还被用来评估治疗效果。该院临床实践已证明,如治疗有效,ProGRP数值水平会显着下降,如治疗无效则该指标不下降,甚至进一步升高。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7-04-02 馅饼

    我去,谁的稿,有没有审核啊

    0

  2. 2017-04-02 ann y

    捕捉小细胞肺癌有新方法

    0

  3. 2017-04-02 ann y

    捕捉小细胞肺癌有新方法

    0

  4. 2017-04-02 ann y

    捕捉小细胞肺癌有新方法

    0

相关资讯

中国肺癌治疗迈入新时代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癌症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中国是肺癌的高发地区。”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吴一龙教授指出,2012年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发病人数约65万,死亡人数高达59万。2016年,我国肺癌发病达73万例,其发展形式十分迅猛。 1、吸烟是肺癌首要危险因素 吴一龙教授表示,吸烟是肺癌最显着的危险因素。有人质疑,吸烟与肺癌不是因果关系,而是伴随关系。但是,实验表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各种治疗方案汇总及常见问题

2017.2版中,免疫药物——PD1抑制剂Keytruda被FDA批准,用于一线治疗(新诊断的癌症患者,首先接受的治疗)!Keytruda一线并不适用于所有肺癌,目前只针对“PD-L1高表达”,“无EGFR或ALK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随着免疫疗法加入,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用药将越来越精确:a.有EGFR,ALK等主流突变,考虑优先使用靶向药物(EGFR-易瑞沙、特罗凯、AZD9291等,AL

Thorax:放射学模型对肺癌的筛查诊断哪个更好?

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肺癌筛查相关的高假阳性(FP)扫描率导致许多不必要的随访检查和危害。“阳性”扫描的定义可以影响FP的概率和筛选性能。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Thorax上的研究探讨了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肺-RADS)标准,PanCan结节恶性概率模型以及不同结节大小的阈值(≥4mm,≥6mm,≥8mm)对原始诊断准确性和筛查性能的影响,并将其与原始定义(国家肺癌筛查试验(NLST)标

SCI REP:肺癌DC细胞的STAT3以及NF-κB通路抑制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超过80%为非小细胞肺癌。DC细胞对于继发免疫反应至关重要,在肿瘤发展过程中DC细胞的抗原识别呈递功能受限,肿瘤诱导DC细胞耐受被认为是肿瘤进展侵袭的关键因素,但是肿瘤细胞诱导DC细胞功能缺损的机制尚不清楚。

一文读懂:肺癌靶向治疗一、二、三代药有什么区别?怎么选?

去年,肺癌的靶向治疗只有一代药,最近二代药、三代药都获得了批准,患者高兴之余,询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这些药有什么区别?我该怎么选?选择靶向治疗药物有顺序吗?哪个药物的疗效最好?要回答上述问题,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二、三代药指的都是哪些药,区别在哪里。癌症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基因病,所有的癌症均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会导致癌细胞的出现,且不断生长。虽然目前还很难把突变的基因变成正常的基因,但是可以通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肺凡力量”肺癌患者教育在沪启动

/* Style Definitions */ span.prnews_span { font-size:8pt; font-family:"Arial"; color:black; } a.prnews_a { color:blue; } li.prnews_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