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利拉鲁肽和西格列汀的降糖疗效PK!

2022-11-18 liangying MedSci原创

本研究发现所有四种药物(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利拉鲁肽和西格列汀)在加入二甲双胍后均能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2型糖尿病影响着美国3000多万成年人和全世界5亿多人,其主要的人力和经济成本是由糖尿病特定并发症造成的,包括视网膜病变、肾病和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至5倍。通过降低血糖,糖尿病特异性并发症得到了改善。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目标水平低于7.0。

几乎所有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指南都建议将二甲双胍作为第一种药物,但很少有长期对照研究来指导第二种降糖药物的选择。一项有效性比较(GRADE)研究调查了四种最常用的降血糖药物与二甲双胍一起使用时维持糖化血红蛋白目标水平的相对有效性。

在这项试验中,研究者比较了四种常用降糖药物的有效性,参与者患有2型糖尿病(持续时间小于10年)并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6.8-8.5%。随机分配参与者接受甘精胰岛素U-100(以下简称甘精)、磺酰脲类格列美脲、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或西格列汀(一种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主要代谢结果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每季度测量一次)7.0%或更高(随后确认),次要代谢结果为确认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大于7.5%。

共有5047名因2型糖尿病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参与者(19.8%为黑人,18.6%为西班牙裔或拉丁裔)接受了平均5.0年的随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7.0%或更高(主要代谢结果)的累积发生率在四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甘精和利拉鲁肽(26.1)的发生率相似,低于格列美脲(30.4)和西格列汀(38.1)。各组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大于7.5%的差异与主要结果的差异相当。

结果事件和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Kaplan-Meier分析

在根据性别、年龄、种族或民族定义的预先指定的亚组中,主要结果没有实质性差异,然而,在基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的参与者中,甘精胰岛素、利拉鲁肽和格列美脲的益处似乎比西格列汀更大。与甘精(1.3%)、利拉鲁肽(1.0%)或西他列汀(0.7%)相比,格列美脲的严重低血糖发生率较低。与其他治疗组相比,接受利拉鲁肽治疗的参与者报告了更频繁的胃肠道副作用和体重减轻。

总之,本研究发现所有四种药物(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利拉鲁肽和西格列汀)在加入二甲双胍后均能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然而,甘精胰岛素和利拉鲁肽在达到和维持糖化血红蛋白目标水平方面明显更有效。

参考文献:GRADE Study Research Group, Nathan DM, Lachin JM, et al. Glycemia Reduction in Type 2 Diabetes - Glycemic Outcomes. N Engl J Med. 2022 Sep 22;387(12):1063-1074. doi: 10.1056/NEJMoa2200433. 

作者:liangy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23-04-07 check

    好文章

    0

  2. 2023-03-10 showtest

    #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利拉鲁肽##西格列汀#的降糖疗效PK!一句话,不要看不起老药!

    0

相关资讯

JCEM:利拉鲁肽用于患有Prader-Willi综合征和肥胖症的儿童和青少年的体重管理

利拉鲁肽是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受体激动剂,可改变弓状核中与进食行为直接相关的下丘脑神经元的活动,从而增加饱腹感并减少能量摄入,从而导致体重减轻。

作为二甲双胍/磺脲类附加治疗的利拉鲁肽或西格列汀对肠道菌群组成有影响吗?

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和DPP-4抑制剂西他列汀在二甲双胍和/或SU治疗的成人T2D患者中用作附加治疗时,均未显著改变粪便微生物群。

格列美脲、利拉鲁肽如何参与青年型糖尿病(MODY12)家系的精确治疗?快来瞅瞅这项最新研究吧!

GCK-MODY患者不需要治疗,而HNF1A-和HNF4A-MODY患者可以用低剂量磺脲类药物治疗,HNF1B-MODY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

大型荟萃分析!格列美脲等多种降糖药物在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比较,谁能更胜一筹?

2型糖尿病儿童和青少年的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在亚洲国家,二型糖尿病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甚至高于1型糖尿病。

近10万患者数据大PK:在防治糖尿病患者的MACE上,三大降糖新药谁最给力?

JAMA Netw Open:恩格列净与利拉鲁肽或西他列汀在不同患者特征的老年人中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