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C:回结肠切除术增加原发性胆汁酸影响炎症性肠病中的回肠炎症和肠道微生物群 

2023-05-23 xuyihan MedSci原创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消化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从口腔至肛门的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多见于回肠末端和邻近结肠。病灶多为肠道溃疡,呈节段性或跳跃性分布。

回肠结肠切除术后疾病复发对大多数克罗恩病(CD)患者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近80%的CD患者在一生中需要手术,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确诊后五年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后,70%的患者在一年内内镜下复发,25%的患者需要在五年内重复切除。与其他部位或因素相比,回肠切除术后回肠末端的炎症能更好地预测患者的预后。因此,术后复发性回肠炎会增加发病率、营养不良和肠外依赖的风险。了解影响回肠切除术后肠炎的因素对CD至关重要。回肠切除术也会导致胆汁酸吸收不良,随后出现分泌性腹泻。回结肠切除术后胆汁酸重吸收的改变可能独立影响复发性肠道炎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粪便胆汁酸、回肠结肠镜检查和肠道炎症之间关系的数据。由于胆汁酸在回肠末端被重新吸收,回肠切除术后胆汁酸(BA)成分可能存在显著紊乱。与此相关的是,关于肠道胆汁酸成分与微生物种群和炎症之间关系的数据有限。初级胆汁酸升高已被证明是粘膜生物膜的中心成分,据报道,粘膜生物膜在IBD中更为普遍,并与微生态失调有关。本项研究旨在探究炎症性肠病 [IBD] 中回肠结肠切除术、粪便 BA、微生物群和肠道炎症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前瞻性收集了经过验证的 IBD 临床和内窥镜评估,然后根据回肠结肠切除术和回肠炎状态比较粪便初级和次级 BA 浓度。最后评估了回肠炎的主要BA阈值。宏基因组测序用于分析微生物组成和功能。评估了回结肠切除术、BA 和微生物群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在166名患者中,回结肠切除术存在原发性和继发性BA升高。有回肠炎时,只有原发性 BAs [795 vs 398 nmol/g,p=0.009] 比没有回肠炎时更高。最佳初级BA阈值 [≥228 nmol/g] 在多变量分析中确定了回肠炎。微生物多样性、普氏梭杆菌和O-乙酰高丝氨酸氨基羧丙基转移酶 [MetY] 随着初级BA的升高而降低。在回结肠切除术患者中,只有原发性BA升高的患者具有多样性、普拉梭菌和MetY减少。既有回肠结肠切除术的患者与没有回肠结肠切除术患者相比, 初级 BA 浓度降低了普氏梭菌的含量。接受回肠切除术和低 [<29.2 nmol/g] 初级 BA 浓度的患者与未接受回肠结肠切除术的患者具有相似的普拉梭菌含量[ p=0.13]。

 

 

 

本项研究证实初级BA升高与回肠炎,微生物多样性、普氏梭菌丰度和 MetY [普氏梭菌表达的产乙酸和L-甲硫氨酸的酶] 酶丰度降低有关,并且是回肠结肠切除术后与这些发现相关的唯一因素。

 

 

 

 

原始出处:

Robert Battat and others, Increased Primary Bile Acids with Ileocolonic Resection Impact Ileal Inflammation and Gut Microbiota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 Volume 17, Issue 5, May 2023, Pages 795–803, https://doi.org/10.1093/ecco-jcc/jjac173

作者:xuyih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2023-05-23 yangchou

    好文章,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DDW 2023:意大利真实世界研究评估VDZ治疗炎症性肠病的长期有效性

今日为您带来:VDZ治疗炎症性肠病的长期有效性——一项来自意大利的真实世界研究。

DDW 2023;VDZ对受炎症性肠病影响患者结肠微生物群组成的影响

今日为您带来:VDZ对受炎症性肠病影响患者结肠微生物群组成的影响。

指南共识:2022年ESPEN: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营养管理

现将推荐意见摘译、总结并分享如下,ESPEN指南可与2021年《中国炎症性肠病营养诊疗共识》对比学习。

世界炎症性肠病日:陈宁教授:关注长期缓解,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今年的世界IBD日,我们特别邀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宁教授就如何帮助IBD患者回归正常生活,改善疾病长期预后,给出专业指导和建议。

GUT:炎症性肠病中的粪便代谢组及其决定因素

这项大规模分析中确定了IBD患者代谢组的改变,这些代谢组与饮食和手术史等经常被忽视的混杂因素无关。考虑到微生物组对粪便代谢物的影响,结果为未来针对肠道炎症的干预措施铺平了道路。

JCC:炎症后息肉负荷作为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结局的预后标志

炎性息肉是由于黏膜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肉芽组织增生,从而形成一种肿物。在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炎性息肉类型,包括单发性炎性息肉、多发性炎性息肉,也可能是息肉病。